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它的“真香”源自于……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4/4/1 14:06:00

编者按

 

近日,热辣滚烫的甘肃天水麻辣烫火爆出圈,让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在这座秦岭下、渭水畔的西北小城。一方水土一方味,高台辣椒、甘谷花椒、会宁马铃薯、永昌胡萝卜、康县黑木耳、民乐紫皮大蒜……一碗看似简单的麻辣烫,汇集了甘肃多地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金字招牌的优质特色农产品,诸多土特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造就了一碗“甘味”十足的天水麻辣烫。

 

高台辣椒

 

  好水好土种好椒,高台辣椒天下俏。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具有种植辣椒特有的区位优势和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是甘肃红辣椒主产区之一,迄今已有300多年的辣椒种植历史,所产辣椒肉厚油丰,色泽红润鲜亮,条形秀长均匀,辣味纯正鲜浓,素有“辣椒之乡”的美誉。

 

  小辣椒大产业,红绿相间的辣椒映衬着农民火红的生活。201831日,高台县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提交了第29379412号“高台辣椒GAO TAI LA JIAO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201221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1类的新鲜辣椒商品上。近年来,高台县聚焦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按照“强龙头、建基地、聚集群、育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努力构建“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经营”为一体的辣椒发展格局,带动南华镇明永村、骆驼城镇骆驼城村优势产区和黑河沿岸辣椒产业带,形成“两区一带”生产格局。

 

  产业兴,农民富。高台县采用“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辣椒种植发展模式,采取“统一提供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营销”的“四统一”生产经营模式,全力推进辣椒品种、种植、加工、流通、市场、品牌等全链条向规模化、集群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基地15个,全县露地辣椒产业面积达4.5万亩,产量近3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4.5亿元,亩均产量600公斤,亩均产值6000元,带动全县1.2万户群众增收致富,让越来越多的农民过上了“椒”阳似火的好日子。

甘谷花椒

 

  花椒在饮食中是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有“调料之王”的美誉。在天水麻辣烫中,在食客口腔中激发出麻爽的味蕾体验,甘谷花椒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甘谷花椒不仅麻感沁人心脾、香气回荡唇齿,还有着芳香健胃、温中散热、除湿止痛、杀虫解毒、止痒去腥、增进食欲等功效,深受消费者喜爱。

 

  有着“中国花椒之乡”美誉的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地处天水西部,渭河河谷地区上游,甘谷县自然资源优越,黄绵土土质层深厚,日照条件好,加上土质层里富含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所产花椒色泽鲜红、粒大肉厚、麻味悠长、清香浓郁,挥发油含量高。

 

  2018116日,甘谷县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提交了第28713126号“甘谷花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1967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0类的花椒商品上。近年来,在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赋能下,甘谷县的花椒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花椒产量和经济效益逐年提高。截至2023年底,全县花椒种植面积超22万亩,万亩以上的乡镇达到8个,花椒种植覆盖15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目前,花椒产业是甘谷县从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也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之一。

 

在大力发展花椒种植产业的同时,甘谷县积极延伸花椒生产链。目前,甘谷县的花椒加工产品有花椒面、花椒芽菜、花椒油等六大系列20多个单品。同时,作为陇东南最大的花椒中转地之一,甘谷县有30亩以上交易市场3处,较具规模的花椒营销企业、合作社80多家。随着“甘谷花椒”区域公用品牌入选“甘味”农产品品牌目录,甘谷花椒产业发展更加有底气。插上商标品牌的翅膀,甘谷花椒已奋力飞出黄土高原,走向全国市场,让更多的人感受甘谷花椒的醉人麻香。

 

会宁马铃薯

 

  烹调好的会宁马铃薯,香甜软糯、口感绵密,其中含量较高的淀粉在口腔里与唾液融合后,可以让食客充分享受到马铃薯的“甜蜜”。会宁马铃薯的美味,得益于当地的自然地理资源禀赋。白银市会宁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当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2023年,会宁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超100万亩,平均亩产鲜薯量超1500公斤,总产量逾150万吨,总产值约18亿元。

 

  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选好、育好产品品种。近年来,会宁马铃薯建立了“基础瓶苗—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四级种薯扩繁体系,成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企业4家。目前,会宁县年产马铃薯组培苗0.8亿株,原原种1.2亿粒,一级以上脱毒种薯6.5万吨,总产值约1.15亿元。在不断加强种植、育苗工作的同时,会宁县积极拓展马铃薯初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如今,用会宁马铃薯制作淀粉、水晶粉丝、粉皮、粉条等初加工产品的产业在当地已具有一定规模,年产马铃薯淀粉6万吨,水晶粉丝、粉皮、粉条超过7000吨,总产值约5.6亿元。

 

  20161031日,会宁农产品协会提交了第21733115号“会宁马铃薯”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18214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1类的马铃薯(新鲜土豆)商品上。近年来,当地依托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建立了会宁马铃薯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29家,完成“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出“祁连雪”“应发”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赋能下,“会宁马铃薯”这一区域品牌正持续发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永昌胡萝卜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位于高海拔地区,昼夜温差大,土壤疏松且富含有机物质,沙质适中,有利于胡萝卜的生长。当地所产胡萝卜外观规整,色泽亮丽,芯部纤细,且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发展,永昌胡萝卜已成为当地颇具规模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永昌县在焦家庄镇梅家寺村和城关镇金川东村设立了总面积达1000亩的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动全县胡萝卜标准化生产面积扩大至1万亩。同时,为提升产品质量和特色品质,当地积极开展技术推广工作,采用机耕机载耕作方式、水肥一体等先进实用技术,推荐农民使用环保地膜、生物肥料,探索绿色防控等新型栽培模式。

 

2018928日,永昌县农业特色产业服务中心提交了第33775133号“永昌胡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21614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1类的胡萝卜(新鲜蔬菜)商品上。依托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不断加强品牌建设,授权永昌县聚和蔬菜保鲜有限责任公司、永昌县瑞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5家龙头企业“带标上市”,并将5家企业纳入平台管理,建立了全程可追溯的管理制度。此外,永昌县还鼓励企业加强自身品牌建设,创建了“永昌红”和“鼎鲜聚和”等企业品牌,带动胡萝卜销量进一步增长。

 

康县黑木耳

 

  陇南市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南麓,山高谷深,林丰草茂,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繁殖。康县黑木耳采用段木栽培,自然成长,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植物胶质、脂肪和多糖胶体,食用时口感鲜美细嫩、香绵润滑,备受消费者青睐。

 

  2006919日,康县食用菌开发中心提交了第5615415号“康县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08328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29类的木耳商品上。依托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当地不断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康县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种类有30多种,培育出“康元”“金强”“康垚”等食用菌品牌,食用菌产业覆盖18个乡镇,有8万多人从事食用菌产业,总产量超640万公斤,产值约2.15亿元,“康县黑木耳”区域品牌估值达0.38亿元。

 

  近年来,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康县把食用菌特色餐饮和文化旅游融入城乡发展规划中,打造了以食用菌生态观光、采摘体验和饮食文化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出了“天麻宴”“菌菇宴”等特色餐饮产品。同时,康县大力扶持引导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主体在科技运用、品牌建设、增强带动力上下功夫,采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种植、市场化营销,有力推动当地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吸纳群众就近务工就业,稳定群众增收渠道,用小木耳书写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与乡村振兴的大文章。

民乐紫皮大蒜

 

 

  春回大地田间忙。当下,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蒜农们正忙着选种、松土、开沟、点蒜、填埋……一派人勤春来早的农忙景象。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祁连山冰雪融水的滋养,造就了当地紫皮大蒜蒜头大、蒜汁浓、蒜素高、耐严寒、杀菌效能强的独特品质。民乐紫皮大蒜具有良好的杀菌解毒、调味去腥的功效,既是上乘的佐餐调料,又是良好的保健食品,素有“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为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品牌化发展之路,2016818日,民乐县大蒜行业协会提交了第21018536号“民樂紫皮大蒜MINLEZIPIDASUAN及图”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申请,2018328日注册公告,核定使用在第31类的新鲜大蒜商品上。

 

  有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一金字招牌的加持,民乐紫皮大蒜在满足食客需求的同时,成了当地蒜农增收致富的“金疙瘩”。民乐紫皮大蒜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2013年入选中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目前,民乐紫皮大蒜的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近年来,民乐县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带动,推动紫皮大蒜规模化、科学化、产业化发展,不断加强大蒜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推动大蒜品质和质量不断提高,效益逐年增加,民乐紫皮大蒜已成为促进当地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23年,民乐紫皮大蒜的线上订单超2万单,线上线下交易额逾6000万元。

 

策划:杨林平 王国浩 文字:王国浩 姜同天 赵俊翔 设计:姚立辉)

 

 

  (编辑:刘珊)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