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开放创新共“见”未来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4/7 9:18:00

 

  3月31日0时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向全球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这是3月31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中国天眼”,世界“见”证。3月31日零点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面向全球发出邀约,征集观测申请。各国天文学家均可提出申请,经审核后使用“中国天眼”开展观测和研究。


  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自2020年1月对国内开放运行以来,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稳定可靠,已发现300余颗脉冲星,并在快速射电暴等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国天眼”的建成,正是中国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典范。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人类应该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讯息。在这一背景下,1994年,中国天文学家南仁东提出利用贵州的喀斯特洼地建造大射电望远镜,形成了“中国天眼”的最初设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历时22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通过自主创新,克服关键技术无先例可循、关键材料急需攻关、核心技术遭遇封锁等困难,研发出的射电望远镜在口径、灵敏度、分辨率、巡星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全面超越国际已有水平。


  此次“中国天眼”向全球开放,说明了什么?“‘中国天眼’是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又一巨大贡献,也可以说是中国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一个标志。‘中国天眼’向全球开放表明,中国正在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彰显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胸襟,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单晓光看来,科技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开放合作的基础和底气;没有开放合作,就谈不上开放创新,自主创新也将是闭门造车,当然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科技自立自强。”单晓光表示。


  从“中国天眼”落成启用到“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从“天问”奔火到“嫦娥”揽月……众多“硬科技”不断刷新中国科技发展高度,这些项目顺利落地实施,离不开知识产权这一“软实力”的保驾护航。通过专利文献检索,记者发现,“中国天眼”目前所获专利涉及反射面技术、天线结构、光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各方面。


  在“中国天眼”向全球开放的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同样不可或缺。“如果没有严格和平等的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天眼’的开放就会是昙花一现,不可持续。唯有保护好各参与方的知识产权,科学研究的合作才可能长盛不衰,一加一就会远大于二,全球的科技合作也将会更加繁荣。”单晓光建议。


  中国智慧,世界共享。向世界开放的“中国天眼”,是中国向世界承诺的再次兑现: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开放合作中,中国的科学重器,将更好地发挥效能,促进重大成果产出,为全人类探索和认识宇宙作出贡献。(本报实习记者 熊花平)



(编辑:李星仪)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