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旺 映红幸福路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11/11 14:33:00

 

  全世界每7个苹果、全国每4个苹果中,就有一个产自陕西省。其中,最为出名的属延安市地理标志产品洛川苹果和延安苹果。当前,延安市超22万户果农、全产业链近百万名从业人员,享受着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红利。一幅“小苹果、大产业、大带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画卷,正在革命老区缓缓绘就。


  标准管理 结出好果子


  最近,延安市洛川县京兆村的果农韩振军常常起早赶往自家苹果园,热情招待前来采购的客商们,为自家满满当当的果树“卸货”。


  “这么多年来家里的苹果园一直是我跟老伴两个人打理,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管理果园多少有些力不从心了。”今年已50多岁的韩振军说,“好在后来我们把果园托管给了美域高公司,由他们经营管理。他们的管理方式比我们科学,现在苹果树长势更好了,苹果品质也高,来买的人也翻了番。”


  韩振军口中的“美域高公司”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洛川美域高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美域高公司)。“我们有土地,有果子,有市场,但为什么迅速成长起来的规模化品牌企业不多?‘症结’还在于苹果生产的前端把控上,苹果标准化、规模化的供应能力仍显不足。”美域高公司市场部总监叶荣伟说。


  为了从源头上加强对苹果的质量把控,美域高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种植联盟模式和果农进行深度合作,统一管理果园、统一销售果品,促进苹果品质标准化优质化。“公司会委派专业技术人员对苹果基地进行全程跟踪服务,为其提供土壤成分分析、栽培模式调整、施肥措施制定等技术性支持,并采用订单合同模式及价格杠杆,督促果农执行公司制定的种植标准。”叶荣伟介绍。


  多年来,延安市坚持把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特色经济的“主心骨”。“经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延安市制定了《延安苹果标准综合体》等33项技术规范,自主创新‘豆菜轮茬’‘坑式防冻、坑施肥水’等技术,大力推广‘3332’栽培模式,全面实施农药化肥‘双减’行动。”延安市果业中心主任路树国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绿色、有机、良好农业规范等苹果种植基地192.5万亩,打造高质高效果园65个。


  创新与质量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地理标志产品走向市场的“敲门砖”。在科学管理、技术推广的有力支撑下,延安苹果的品质越来越好,“敲门砖”也越来越硬实。


  技术赋能 产出好品质


  今年苹果丰收季以来,洛川县美域高鲜果工厂车间里的现代化4.0智能选果线几乎是连轴作业,不停地对苹果进行清洗、烘干、分拣。一旁的智能选果线操作间里,每颗苹果的颜色、大小、糖度等多项指标都能清晰地呈现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为了检测苹果外观有无瑕疵,智能选果线会对每一颗苹果进行全方位拍照取像。而且还会给苹果拍‘X光’,把‘霉心’苹果准确找出来。”该鲜果工厂厂长蔺龙刚告诉记者,通过这条智能选果线,装好的每一箱苹果重量基本一致,色泽统一,条纹红、片红等外观相仿,特别是分拣效率相较人工提升了3倍以上,人工成本降低了一半以上。


  这些分级分选出的优质苹果还配有“电子身份证”,方便客户对产品质量进行追溯。“我们的苹果包装盒上都印有二维码,客户只要扫描二维码就能追溯到苹果的种植基地、栽培技术和质检情况等信息。”蔺龙刚说,这样做能让消费者对我们的苹果品质有更深的了解,“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现代化技术的赋能,在苹果生产管理、加工储藏、认证追溯等产业链条上全面开花。“自2017年起,延安市开始全面推进‘苹果产业后整理’战略举措,把建设智能选果线和冷气库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路树国介绍,截至目前,全市90家龙头企业已装备智能选果线105条,占全省的61.8%,每小时选果能力达355吨以上;建设3000吨以上冷气库企业54家,带动全市冷气库储能从2016年的80.1万吨增加到158.8万吨。


  如今,延安市苹果采后装备水平位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苹果产业后整理”的成功经验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推广。


  擦亮品牌 卖出好价钱


  “延安好果,咬一口脆甜多汁,滋味丰厚,欢迎大家加购品尝。”今年“双十一”活动期间,在陕西顶端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顶端果业)的苹果加工工厂里,负责电商运营的裴小芳忙着进行现场直播带货,身后的工人们忙碌地进行着包装装运。全国各地的网友通过直播平台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苹果丰收的喜悦,争相下单购买。


  顶端果业是陕西省知名的苹果营销电商企业,积极开展新媒体全网营销,在淘宝、京东、抖音等网络平台均开设有洛川苹果旗舰店,鲜果配送网络覆盖省级城市34个、市级城市384个、县区城市1210个。“顶端”牌洛川苹果的电商平台销售量逐年递升,如今的果季总销售额已达上亿元。


  好果也怕巷子深,品牌建设是推进延安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大引擎。近年来,延安市加快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体系,申请注册了“延安苹果”“洛川苹果”两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就此深入开展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和品牌建设工程。如今,“洛川苹果”位居全国水果类品牌价值榜首,“延安苹果”位居全国苹果区域品牌价值第二位。当地建立起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格局,在全国20个省、72个城市设有直销店359个。通过“南果北上、北果南下”产销对接活动,延安苹果仅在广东省的年销量就超100万吨。2021年,延安苹果在国内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达68%。


  在陕西省大力实施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的推动下,苹果产业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2020年,延安苹果收入占到农民经营性收入的63%,苹果重点县、镇、村农民收入的90%以上来自苹果产业。


  从延安瞭望陕北,从陕北遥看渭北,一个个标准化果园里硕果盈枝;从果农到企业,从苹果产业到特色经济,丰产增收促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在革命老区接续上演。(本报记者 李杨芳)


地标“活”起来 延安“靓”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省延安市、河南省安阳市考察时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地理标志作为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重要客体之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促进产业发展、做好城乡统筹、促进农业增效、推动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延安市地理标志资源丰富,地理标志工作具有良好的现实基础。近年来,延安市深入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洛川苹果、甘泉黄酒、安塞地椒羊肉和安塞小米被确定为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重点项目;出台《延安市推动特色食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针对延安苹果、洛川苹果等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制定了16项技术规程,覆盖从产地环境到储存销售的全流程,进一步完善地理标志产品检测、运用和保护体系。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延安市共核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3件,居全省第一;认定延安酸枣、安塞小米、甘泉豆腐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9个,居全省第四。


  近年来,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相继签署,进一步推动国际地理标志的互通互认;《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地理标志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为完善地理标志制度、提升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增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供了行动指南。地理标志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杠杆作用。面对重要发展机遇,笔者认为,延安市要打好国际合作、技术提升、品牌建设“三张牌”,让地理标志“活”起来,为扮靓美丽乡村、带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汩汩活力。


  打好国际合作牌,提高产品附加值。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的签署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相关产品对欧出口,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提高附加值、迈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契机。陕西苹果是陕西省入选中欧“10+10”地理标志互认互保试点项目的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其原产地域范围囊括延安市的宝塔区、洛川县、黄陵县等5个县(区)的全部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对于延安市来说,要以小苹果为切入点,打好“中欧互认牌”,进一步打响延安优质特色产品的国际知名度。要严格按照标准生产、销售,以高品质为立足点,进军海外高端市场;要挖掘产品背后的文化底蕴并运用到包装设计中,提高消费者黏性;要进一步增加科研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在制定国际标准领域争取掌握国际话语权。


  打好技术提升牌,提高产品质量和认可度。区块链溯源技术通过数字化手段的运用,为每个产品提供了一个数字身份,所有写入区块链上的过程信息和数据均无法篡改,有助于形成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的数据闭环,充分保障消费者权益,树立起优质产品的信誉和品牌形象。延安市应以产品市场营销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积极构建产品质量溯源机制,通过区块链技术将产品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数据进行录入和上链,实现生产、检验、监管、消费全过程溯源,有效管理农户、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等多方主体,增强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品牌信任和支付意愿,从而形成优品优价的良性机制。


  打好品牌建设牌,构建母子品牌矩阵。延安市地理标志产品数量众多,但除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发展较好外,其他地理标志产品产值均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对此,延安市应打造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构建母子品牌矩阵,以优势品牌推动产业集聚、融合和升级。具体而言,应结合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延安区域)建设顶层设计,大力构建延安区域公用品牌矩阵,自上而下搭建市域品牌、县域品牌、企业品牌的三级架构体系,优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的区域公用品牌成长环境。要打造地理标志有无搭配、价值高低互补的母子品牌矩阵,明确母品牌推进品牌整体建设、子品牌发挥信誉保障和连接消费者作用的品牌定位,形成母子品牌发展合力,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共同体意识。


  当前,地理标志正逐渐成为助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相信在“三张牌”的助力下,延安老区的特色产业发展将会更加有声有色,地理标志产品也将有“颜”又有“值”。(冀瑜 沈逸凡 王超)

 

红果实酿出甜日子


  秋日的陕北,看云卷云舒,品果实甜美,黄土地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革命圣地延安,苹果采收进入尾声。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将苹果打包装箱,一辆辆冷链车在门外整装待发,准备将红彤彤的鲜果第一时间运往全国各大市场;苹果园内,“带货达人”轮番上阵,采摘、品尝、推介,忙得热火朝天。


  说起延安的苹果,就不得不提到“延安苹果”“洛川苹果”这两张地理标志“金名片”。2008年,“洛川苹果”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延安苹果”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围绕“延安苹果”“洛川苹果”两大地理标志品牌,延安近年来加快建立分级分选、冷链物流、包装储藏、精深加工和营销推介体系,不断延长苹果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监管,优化苹果市场流通环境,进一步维护地理标志品牌形象。


  如今,一颗“小苹果”托起了延安富民“大产业”,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也让“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