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韵传薪火 “瓷”釉出新彩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9/21 9:45:00

  “千年古镇,钧瓷文化。”端庄文雅的造型,绚丽万变的釉色,窑变奇异的纹路……漫步于地处山坳、依山傍水的河南省禹州市神垕古镇,随处可以领略到钧瓷千变万化的釉色之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代代能工巧匠薪火相传,让钧瓷在“窑变”中不断出新出彩。


  2003年,钧瓷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禹州钧瓷”获准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1年,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下称示范区)正式成立。自2015年获批筹建示范区以来,禹州市扎实开展标准体系、检测体系、监管体系、组织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


  “作为河南省目前唯一的示范区,禹州市充分发挥示范区在提升产品竞争力、支撑乡村振兴、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协调联动 完善保护机制


  “通过示范区数年的建设,禹州钧瓷逐步形成了集生产、仓储、交易、旅游、会展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格局。”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孙建伟介绍,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钧瓷生产企业92家,从业人数1.5万人;年产量220万件(套),年产值24亿元。立足于中原地区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实际,一系列创新举措在钧瓷示范区制度建设助推特色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逐步落地。


  古老悠久的钧瓷能够在新时期“浴火重生”,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关键。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处副处长吴云领介绍,近年来,《河南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许昌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均将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纳入到地方知识产权整体规划。同时,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印发《河南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指导各地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


  示范区的创建让禹州钧瓷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为进一步规范钧瓷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市专门成立了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孙建伟介绍,创建工作方案为示范区的工作协调和高标准建设提供了政策机制保障。


  此外,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与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共同签订了《关于开展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合作协议》,强化健全衔接机制、纠纷解决、交流合作等内容;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会同市人民检察院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钧瓷协同联动保护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逐步建立起知识产权执法协作联动机制,进一步加强钧瓷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衔接,提升保护效能。


  “我们通过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培训,了解并掌握了地理标志相关内容,这对于企业进行产品推介和电商平台直播推介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的地理标志产品不仅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价格也提升了30%至70%,产品溢价率较为明显。”禹州坪山钧窑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宋一欣告诉记者。


  在此基础上,围绕钧瓷地理标志保护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管理,禹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近年来累计开展钧瓷行业专项执法行动10余次,查处了侵犯“大宋官窑”“孔家钧窑”注册商标专用权案等一批典型案件,有力打击了侵权违法行为,进一步维护相关权利人合法权益。


  传承特色 促进产业振兴


  严格把关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是延续和传承禹州钧瓷特色的重要保障。为此,禹州市政府印发《禹州市维护和使用钧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实施方案》,建立起钧瓷的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组织保障体系,有力保障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扎实推进。


  “协会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 钧瓷》国家标准,要求各钧瓷生产企业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要求。”禹州市钧瓷行业协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孔相卿介绍,近年来,在示范区建设框架下,有关部门加大投入,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积极引导行业协会和钧瓷企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生产工艺。


  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是保障钧瓷产品品质的重要一环。为了帮助钧瓷企业提高自身检测能力,禹州市近年来实施以企业自检为主、政府监督抽查为辅的“1+1质量检测模式”,认真做好国家、省、市三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切实提高钧瓷检测的时效性,全面保障钧瓷产品质量。


  包装加工、造型设计、文化传媒等相关产业链企业蓬勃发展,钧瓷产品年度销售额、出口额连年保持稳定增长;钧官窑址博物馆、钧瓷文化园等文化旅游场所人头攒动,中国钧瓷精品展评会、中国禹州钧瓷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引人注目……在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的带动下,钧瓷地理标志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产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当地享受政策的脱贫户有普通劳动力354人、半劳动力或弱劳动力189人,他们中有就业需求的全部依托钧瓷产业发展实现了就业增收。


  国之大器,玉汝于成。钧瓷亮相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会议,以国礼身份赠予各国来宾;中国钧瓷文化园入选第八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名单,吸引海外侨胞了解钧瓷文化……乘着地理标志产业发展的东风,钧瓷作为一项重要文化遗产成功登上国际舞台,向世界各国展示千年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中国钧瓷艺术的灵韵之美。


  “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自古以来,禹州钧瓷以其精美绝伦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如今,在示范区的有力带动下,历经千年的钧窑窑火生生不“熄”,推动着古老钧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本报记者 李 铎 通讯员 曹秋红)


(编辑:田伊慧)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