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幻丹青 茶中显乾坤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2/7/21 15:12:00

 

图为章志峰正在制作茶百戏作品


  章志峰没有想到,他担任点茶指导的电视剧《梦华录》的爆红,将“茶百戏”这项非遗技艺带入了大众视野。他颇为感慨:“非遗‘茶百戏’终于受到了大众喜爱。”而在此之前,章志峰已在茶百戏领域深耕了几十年。


  茶百戏又叫分茶、水丹青,是点茶的精粹,也是斗茶的主要方式。制作茶百戏,需将研膏茶碾细为粉,加清水搅拌形成茶汤悬浮液,再用茶匙将清水加到茶汤悬浮液的表面,灵动的山水花鸟图案便跃然眼前。2017年,茶百戏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章志峰是这一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不过,章志峰告诉记者,茶百戏的实际操作并非表述的那样轻松,需慢功出细活——要经过炙茶、碎茶、碾茶、罗茶、候汤、烫盏、取粉、注汤、击拂、分茶等十余个步骤,使用到茶磨、茶匙、茶盏、茶筅等十余件工具。“制作一盘茶汤悬浮液,要快速搅拌不少于20分钟。以水作画时,要在几分钟内一次性完成,由于茶汤具有消散性,完成的画只能维持15分钟。”章志峰介绍,茶百戏对制作者在绘画技巧和点茶技艺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


  茶百戏曾是宋人所追求的雅致生活的一部分,但这一技艺曾一度消亡,到清代已少有文献记载。39年前,还是茶学专业学生的章志峰暗下决心,要破解“茶汤出画”之谜。于是他埋头古籍,查阅大量记载,以探求原汁原味的技艺;又远赴日本研学茶道,从中探寻中国的传统点茶之法。


  “我要恢复和保存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一个时代的文化。”通过学习,他探明日本茶道虽保留了中国点茶的核心特征,但采用的原料不是中国古代的研膏茶。回国后,章志峰首先寻回研膏茶制作技术,并以其为原料进行点茶、茶百戏实验,终于在2008年能用清水在茶汤中幻变出图案。通过对已掌握的茶百戏技艺和古籍的记载反复对比,证实在原料、工具、方法、特征上均与古籍相符后,他于2009年对外公布了茶百戏技艺得到恢复的消息。


  2018年,章志峰成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茶百戏”代表性传承人,从“发掘者”正式进入“传承者”这一身份。他牵头开设武夷山市中华茶百戏研究院,至今已培养600余位专业骨干。研究院同时作为传播技艺及文化的平台,接待了各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员。


  “茶汤悬浮液由气泡微粒、茶粉微粒和清水构成,清水会使茶汤气泡微粒颜色变浅、变白,出现图案。”章志峰介绍,鉴于此,表现茶百戏的茶汤需有一定浓度。近年来,在保证古法原料(绿茶类)与技艺原汁原味传承的同时,他还拓展了研膏茶的种类。目前,茶百戏能够以六大茶类进行茶汤制作,丰富了表现载体,为作画提供不同的“底色”。


  “西方有咖啡拉花,但中国在一千年前就发明了更神奇的技艺。”不过,章志峰也介绍,茶百戏跟咖啡拉花有着本质区别,“咖啡拉花是由不同颜色叠加形成图案,茶百戏则是用清水在茶汤表面幻变图案,这是该非遗技艺的核心特征,不能随意改变或者出现混淆,否则便意味着丢失。”


  “茶百戏展现了古人的创造力和生活意趣。”章志峰很欣慰有越来越多的人上门求学,他相信茶百戏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手段走进人们的生活,而他将带着对茶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使命,守护这一古老珍贵的技艺,继续上下求索。(苏 悦)


  采访感言


  一个恢复古老技艺的心愿,让章志峰与茶百戏结缘几十年。如何让“失而复得”的茶百戏“活”下去,是传承人肩负的使命,而如何延续历史传承,则是在当下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