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皇家茶” 走入百姓家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7/13 9:45:00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便是让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喝到蒙顶黄芽这种优质的蒙顶山茶。”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张强说。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地处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的蒙顶山终年烟雨朦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发展茶产业带来了丰富而优质的原材料,孕育出了“蒙顶山茶”这样的优质地理标志产品,蒙顶山人祖祖辈辈对制茶工艺的探索,也形成了一大批精湛的茶叶制作技艺,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便是其中之一。


  “蒙茸香叶如轻罗,自唐进贡入天府”。拥有干茶黄、汤色黄、茶底黄“三黄”品质的蒙顶黄芽,因满足古代皇家对茶叶颜色的要求而受到青睐。“自唐代伊始,蒙顶黄芽便是当地的贡品。”张强向记者介绍。


  上世纪60年代,张强的父母来到蒙顶山种茶、制茶。张强自有记忆开始,便是在蒙顶山的茶园中长大,甚至有时候睡觉都是在茶堆上。“别人的玩具是木剑小车,我的玩具就是茶。”童年的经历,让张强了解了蒙顶黄芽的历史,也让他从老一辈手中,学到了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


  然而,据张强介绍,当时并没有规范的蒙顶黄芽制作标准和指标参数,只能凭借制作者各自的理解进行炮制,不同批次制作出的蒙顶黄芽无论是品质还是风味,都很难做到统一。这让蒙顶黄芽的发展困难重重。


  “我虽不是世代传承的蒙顶茶农,但在我心里,我就是一个蒙顶人,我对蒙顶黄芽的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传承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张强耗费数年时间,搜集整理制茶先人祖祖辈辈手口相传的制作技艺,并于2011年与四川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四川名优黄茶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及产业化示范”项目攻关,明确蒙顶黄芽的各项参数指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改善生产技术,在提升蒙顶黄芽品质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


  “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但也要懂得创新,方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要。”张强一边不断提升其制作技艺,一边利用科技手段,以现代技术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机。“我们改变了部分产品的制作技艺、芽叶选用标准,开发出多款具有黄茶魅力的终端产品,使其在具备蒙顶黄芽鲜爽、醇厚、无苦涩味的同时,大大降低制作成本。”在张强看来,要提升“蒙顶黄芽”的知名度,还要在保证质量、提升产量的同时降低售价。成本的缩减,让其售价由每斤1000元以上下降至了200元至300元左右,极大拓展了产品受众。


  “我想要蒙顶黄芽由‘旧时唐宋皇家茶’,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它再一次成为光芒四射的‘明星产品’。”通过不断的完善,蒙顶黄芽在传承中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张强介绍,2011年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上,由其开办的四川蒙顶山味独珍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所生产的“味独珍”牌蒙顶黄芽凭借优良的品质脱颖而出,荣获2011中国名茶评选金奖。2018年2月,其公司生产的茶叶销往马来西亚,成为雅安市首家自营出口茶企。


  如今,张强正加紧开展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培养工作,选拔合适的学员,教授制作技艺,力图让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代代流传。


  采访感言


  从“以茶为玩具”到如今的非遗传承人,张强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唯有热爱非遗,方能传承、发展非遗。“传承经典,演绎创新”,是张强的制茶理念,也是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的选择,相信在更多如同张强一样的传承人的守正创新下,非遗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炫目的光彩。(本报实习记者 赵俊翔)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