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卫东:进一步加大对知识产权金融工作的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1/3/12 17:38:00

  “‘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支持功能明显增强。加快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是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举措。”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如是说。


  施卫东表示,现阶段我国在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平均质押融资规模偏低,难以满足企业需求;部分企业对国家和省市知识产权金融政策不了解,运用知识产权融资能力不高;部分企业拥有的知识产权质量偏低,难以开展质押融资。


  施卫东建议,在国家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下,应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其中包括:持续推进知识产权融资行动,扩大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支持覆盖;制定知识产权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总体规模、具体目标和措施;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对象;加强对重点技术领域企业的扶持,助力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再加速。


  “我们需要创造高质量的知识产权,通过专利组合或专利池的形式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资产的价值。”在施卫东看来,强化培育高价值专利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和组织的协作,以解决知识产权金融发展中的评估难、风控难、处置难等问题。此外,优化知识产权金融中的风险补偿机制、制定费用补贴政策有助于激发金融机构参与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与目前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相比,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融资额度更高,对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更大。”施卫东建议,在前期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权利人、信用评级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券商、投资机构等主体的合作,完善知识产权证券化政策体系和具体实施方案。例如,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深入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模式创新,打造具有特色和品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激发知识产权金融市场活力,提高知识产权的融资规模,缓解企业融资难等问题。


  同时,施卫东认为应加快知识产权金融平台建设。他建议,以优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为依托,积极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加快建设长三角知识产权金融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提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便利度;加快推进国家级高新区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发展,充分发挥高新区科技型企业密集、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强化科技金融协同融合,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发展,并以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为引领,扩大知识产权金融发展规模,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强大融资支持。(本报记者 吴珂)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