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片叶子铺就的致富路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10/21 6:59:00

 

 

  苞谷地,舍巴歌;木板壁,吊脚楼。背上的背篓,山里的吆喝;坛里的高粱酒,碗里的莓茶。对大自然的崇尚点点滴滴都渗透在土家族的文化里。莓茶,则是张家界的一方山水对这里的土家人最为独特的一道馈赠。

 

  莓茶叫茶而非茶,其实是一种学名为显齿蛇葡萄的藤本植物,因茎叶表面附着一层白色的天然蛋白酶,而被称为莓茶。莓茶入口先苦后回甘,可以缓解咽喉不适。600多年来,当地土家人将莓茶嫩叶剁成段泡水喝,被称为土家神茶

 

  茶好不怕山林深。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对口帮扶下,张家界大力发展地理标志特色产业,张家界莓茶作为一县一特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重点产业获得重点培育,公共品牌的打造驶入快车道。如今,莓茶产业已成为助推区域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产业富裕一方人,老百姓们的生活也像莓茶的口感一样,苦尽甘来。

 

  老叶展新颜

 

  莓茶纵有老资格,但在茶界的名利场上还只是个嫩面孔。

 

  莓茶的生长环境比较苛刻,过去的野生莓茶都藏在深山里,茶株分散,不好采摘,运出山外叫卖很耗人力,因此只有进山的土家人自己摘着喝,山外了解莓茶的人没几个。是金子总会发光,正是这位给记者讲述莓茶历史的黄宏全老人,把莓茶带出了深山。

 

  1993年,黄宏全深入土家山寨进行应用植物调查,在乡民家中发现了一种神仙茶,乡民都说这茶有神奇的药效,可以生津,缓解咽喉痛,这引起了黄宏全极大的兴趣。黄宏全将茶株带回市里研究,经鉴定原植物为葡萄科蛇葡萄属的显齿蛇葡萄。他随后通过文献检索发现,这种植物颇具开发价值。土家人口中的药用功效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数据支撑: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等多家科研单位化验检测,这种植物含有总黄酮、二氢杨梅素、17种氨基酸,以及14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总黄酮含量高达43.78%,具有清咽利嗓的功效。

 

  在黄宏全的积极筹建下,张家界市专门成立了莓茶研究所,1997年至2000年间,申请注册了茅岩莓商标,为莓茶制备方法提交了发明专利申请,获得国家卫生部颁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立身扬名,如今身为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李新秋是最早一批瞅准莓茶产业发展机遇的企业家。莓茶研究所改制时,李新秋收购了茅岩莓商标准备大干一场,但当时莓茶还难以实现大规模种植,销售渠道主要依靠线下,张家界旅游业又远没有现在这般火热,莓茶始终走不出张家界。没销量就没收益,一亩地只能收回50斤茶,一斤才卖五六块钱,老百姓哪有兴趣种茶。李新秋回忆道。

 

  莓茶的品牌推广和产业化路径一度陷入停滞。

 

  品牌扭乾坤

 

  我必须承认一个错误。李新秋的话让记者一愣,我曾经想着靠自己的力量就能把莓茶产业做大做强,但显然没走通。后来赶上国家的好政策,地理标志产业发展拉动区域经济提速,这对张家界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为了融合更多力量壮大张家界莓茶产业,让更多老百姓受益,张家界市永定区委、区政府希望购买我的商标。李新秋很快做了一个决定,将手中的莓茶商标无偿供大家使用。

 

  有钱大家一起挣,有路通往各家门。作为张家界莓茶的主产区,永定区委、区政府积极行动,整合莓茶产业发展扶持资金3000万余元,将张家界莓茶作为一县一特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出台支持莓茶产业发展的系列政策,着力打造张家界莓茶区域公共品牌。如今,全区已拥有37家从事莓茶深加工的企业,建成两个张家界莓茶特色产业省级示范园,莓茶种植面积达8.1万亩。张家界莓茶已被认证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全区莓茶加工产品注册商标已达23件。

 

  品牌撬开市场,但要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有不少问题待解决。

 

  张家界莓茶正在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地标产品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流程,其中最难的就是要为生产方式相对随意的农业产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生产、检测流程。从传统农耕模式升级到现代农业的系统化、标准化生产模式,这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首任张家界莓茶协会会长覃国银告诉记者,标准化问题对于品牌推广有很大制约,目前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存在品牌乱、品质乱、价格乱的三乱现象,更有甚者打着张家界原产地的名头、配上一级芽尖的莓茶图片售卖低级茶货,对于莓茶产业的有序发展影响极大。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张家界市政府制定了《张家界莓茶种植技术规程》《张家界莓茶初加工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永定区还专门发布了《关于禁止在张家界莓茶种植生产中违规使用禁限农业投入品的通告》,要求全区莓茶种植户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要求种植生产,违规者将被列入莓茶上市市场黑名单。

 

  多管齐下严抓莓茶品质,口碑传开了,市场打开了,莓茶自然能卖出好价钱,茶农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茶富一方

 

  经过数日秋雨的洗濯,在永定区三家馆乡的莓茶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莓茶长势喜人,郁郁葱葱。茶农们头戴草帽,腰挂竹篓,三五成群地游走在茶树间,十指翻飞不停。

 

  每年从4月份就能开始采茶,每天都有红票子进,采摘期每月的收入至少有3000多元,攒下来足够休工期花了。66岁的棕桥湾村村民戴幺妹告诉记者,在莓茶基地务工的村民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一天下来,多的收入200多元,少的也有100元。

 

  这处莓茶基地是覃国银从农户手里流转而来的一处土地,2018年至今,覃国银流转土地9座山头,占地面积4000亩,第一期莓茶生产建设面积就有1000亩。据覃国银介绍,土地流转涉及当地村8个组、150户、63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9户、162人,仅土地流转每年就能为三家馆乡8个组创收40万元。这处基地每天平均务工人数在45人左右,高峰时期每天务工人数在100人以上,其中建档立卡户68人以上。基地每天支付的劳务费用达到4000元至7000元,采茶每年能为三家馆乡创收200多万元。

 

  伴随着莓茶产业的发展壮大,永定区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引导更多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对接机制,莓茶已经成为永定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据永定区委书记祝云武介绍,近两年来,莓茶产业已经带动永定区7000多户农户脱贫,实现近两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4000元。

 

曾经长在深山人未识的野生藤叶,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已经华丽蜕变为脱贫致富的黄金叶本报记者 李杨芳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