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开展整治农村市场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三无”等产品专项行动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20/6/15 17:21:00

加强部门联动 聚焦放心消费


  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发布数据显示,江西于今年1月至4月期间在全省范围集中开展严厉打击整治农村市场知识产权侵权假冒伪劣、“三无”等产品专项行动,不断净化农村市场环境,严厉打击农村市场制售假冒伪劣、“三无”等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确保农村群众消费买的放心、用得放心、吃的放心。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由江西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围绕农村集贸市场、综合批发市场、乡镇村组经营商户、流动商贩、农村电商集散地等,发挥各级市场监管、公安、农业农村等执法部门合力,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统筹发挥职能作用,通过检查抽检、信息公示、下架召回、警示处罚、信用惩戒等手段,加大行刑衔接力度,着力规范农村市场秩序,不断净化市场环境,行动取得明显成效。


  深化源头治理,加强重点市场监管。江西省加大力度深化农村市场治理,从生产源头、流通渠道和消费终端多管齐下, 净化农村消费环境和农资产品市场。围绕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农资、食品药品以及侵犯商标权、专利权等领域的侵权假冒问题,加大整治力度,继续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治理。突出重点,以交易量大、消费集中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年货市场、农村集市(庙会)等商品集散地、集中交易区为重点区域,以与人民群众节日消费密切相关的食品、酒类、调味品等为重点整治品类,以商标、地理标志、涉外商标、老字号注册商标等高知名度品牌为重点保护对象,做好重点摸排及清查处理。


  强化分工负责,联动协作更加密切。专项行动中,江西省各相关部门以农村市场整治为主线,以质量抽检为手段,以案件查处为突破口,以提升监管能力为目标,深入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其中市场监管部门牵头抓总,多方位开展农村市场侵权假冒综合治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各级党委宣传、网信部门加强了新闻宣传报道和网上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公安部门严厉打击农村市场侵权假冒违法犯罪;检察机关强化检察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批捕起诉、立案监督、侦查监督、审判监督职能;法院系统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加大审判力度;农业农村部门在农资、生猪屠宰等领域持续开展整治行动,对农资经营户进行拉网式检查;商务部门认真组织打击农村市场涉及商务领域的侵犯知识产权、商业欺诈等工作;文化和旅游部门严厉查处利用低价旅游为幌子,在农村推销假冒伪劣、“三无”等产品、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


  注重长效治理,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各地采取多种形式创建农村放心消费市场,推广设立农村集贸市场投诉服务窗口,畅通农村消费者投诉咨询和建议渠道,及时处理农村消费纠纷。为加强农贸市场监管,提升农贸市场规范化、专业化管理水平,今年3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了2020年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实施方案,全省共安排农业投入品执法抽检2000批次,其中种子120批次、农药820批次,肥料210批次,兽药340批次,饲料510批次。江西省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于今年6月11日发布了《农贸市场经营管理规范》江西省地方标准。各成员单位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农村市场监管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取缔制假售假,下大气力提高农村地区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让政府部门破解农村地区假货治理难题的决心深入农村、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助推江西农业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创新监管方式,信用监管不断发力。专项行动中各相关部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严惩违法犯罪。顺应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模式,强化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新手段运用,不断提升侵权假冒违法犯罪线索发现、追踪溯源和精准打击能力。结合信用监管,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大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力度,依法公开行政处罚案件,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模式。南昌市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优势,建立“大数据+执法监管”模式,通过实施执法监管数据大运用,为执法提供全面信息支撑。鹰潭市结合打造国家智慧新城实际,建立智慧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平台,把问题发现、线索上传、执法稽查、结果反馈等工作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执法稽查工作闭环,构建起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执法稽查与日常监管相衔接的“智能化+网格化”的新型市场监管执法模式,大大提高执法稽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积极宣传引导,提升消费维权意识。专项行动以来,江西省各成员单位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广大人民群众消费维权意识。通过分片区在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农贸集贸市场发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单,现场展示和解答,对农村消费者进行宣传教育,讲解消费投诉的法律知识,提高群众的防范意识,鼓励举报违法违规行为。通过网络平台、新闻头条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形式,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向广大农村消费者普及识假辨假、安全消费的知识。同时,积极调解处理消费纠纷,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违规行为,着力维护群众利益,增加消费者的获得感和安全感,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据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共出动监督检查人员14.3894万人次,检查农村集贸市场6057个,检查综合批发市场3375个,检查乡镇村组商户、摊贩5.2022万个,检查农村电商集散地603个,开展宣传活动2523次,受理消费者申诉举报1.3643万次,为消费者挽回损失602万余元,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3个,移送司法机关案件11件。截至5月底,全省各级打击侵权假冒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立案541件,案值3005万余元,已结案336件,罚没款659万余元。(本报记者 李铎 通讯员 张洪敏 张大鹏)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