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携手特殊学员亮相省美术馆

文章来源: 南京晨报
发布时间: 2019/5/21 9:54:00

 

  5月19日,正值第29次全国助残日,一场特别的师生作品展在江苏省工艺美术馆开展,展览展出了“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吕存和残障人士的130多件刺绣作品。


  展览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江苏省残疾人联合会、江苏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现场,吕凤子先生的嫡孙、正则绣第三代传人、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吕存出席。据他介绍,乱针绣在20世纪60年代后作为中国刺绣发展到近代后产生的一种新的针法被广泛运用,并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乱针绣发明的初衷其实是作为一种新的、结合了中西艺术理念和方法的艺术创作形式来进行研究和发展的,从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一直是纳入在正则学校正统美术教育体系中的,并被著名美术家、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定名为“正则绣”。乱针绣非遗传承人吕存近年来多次带队、指导残疾人艺术工作者在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上获得金奖。


  记者了解到,这130件作品全部来自“乱针绣”培训班学员。自2017年以来,该“乱针绣”培训班已连续举办3期,参与学员112人,其中残障人士学员67人次,分别来自江苏苏州、连云港、盐城、徐州、镇江、扬州等地。此次展览既是前期培训计划实施的成果展示,也体现了残障人群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学员纵彦芳告诉记者,她已在培训班学习了两年乱针绣,有两幅作品在此次展出。问及学乱针绣的收获,她认为学习乱针绣首先能让她心静,通过培训班也拓宽了自己的视野,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学习和展示的机会。


  在展览现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赵健介绍:“让残障人士更平等地实现自身价值,融入社会生活,就要充分依据他们自身优势与特点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他们可能有着各种缺陷,但也具备独特的优势,比如视障者的听力更敏感,听障者的观察力更强,刺绣、剪纸等一些工艺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就非常适合他们。面向残障人群开展非遗项目的培训,既有利于在残疾人群中选拔和培养非遗传承人,将非遗手工技艺传承下去,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又能够帮助残疾人学会技能,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价值。”(方颜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



(编辑:李星仪  实习编辑:邵京京)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