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璇:不断追求知识产权审判的完美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9/3/28 16:15:00

  在立案庭见过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在研究室写过大大小小的材料,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称海淀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二庭审过家长里短、在民事审判庭第五庭审判过“全国首例短视频保护案”,她不仅用脑力书写过累累的卷宗,还用细致给予卷宗法律的厚度,还在中国人民大学戴过法学博士帽,除此之外,她既能柔声细语安慰茫然的助理,也能严词厉色批评闹事的当事人。这份近乎“完美”的履历属于海淀法院法官张璇,一名80后副庭长。


  勇于突破


  2009年,张璇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来到了海淀法院,先后在民事审判庭第二庭、立案庭、研究室工作过,跟过多位优秀法官办案。她说,跟不同优秀的法官学习,不仅让自己对法官职业肃然起敬,同时,也在历练中,体会到了法官职业的成就感。在她看来,一名优秀的法官,不光要储备大量的法律知识和其他知识,还要有理解法律原理和精神的能力,不光能够审理好案子,还要有意识的对案件中所反映出的法律问题进行多次研究,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


  2017年,张璇被任命为民五庭副庭长,开始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海淀法院知识产权审判的发展始终与国家的知识产权发展同频共振,民事审判庭第五庭也是全国基层法院最早成立的知识产权审判法庭之一。身边聚集了优秀的同事,这让刚刚“跨界”的张璇感受到了压力和挑战。


  一提起知识产权审判,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高大上”,第二反应就是“好难审”。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官除了要运用严密思维去查明案件事实、去提炼案件争议焦点,还需要考虑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以及裁判对行业行为的导向甚至是对立法空白的补足。很多知识产权案件涉及技术问题和商业模式问题,这就要求知识产权法官的审判不能停留在表面。


  刚开始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时候,张璇很少在法庭上问当事人一些涉及技术、商业等领域的专业问题,但是这些基础问题弄不明白,案子就没法判。她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不提问,是因为怕当事人觉得自己无知?还是怕有损自己身为知识产权法官的权威?“术业有专攻,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产权法官也不可能什么都会。”她发现,当事人是非常乐于在法庭上向法官解释专业问题,因为他们明白,法官对这些问题了解得越清晰,做出的判决就会越公正,他们的合法权益就越容易得到保障。


  张璇说:“在法台上,法官就应该放下小我,对自己诚实、对裁判负责,要做到不懂就问,提问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比如现在我已经知道如何分析互联网流量、如何对时间戳进行取证,也会用商业思维去了解商业背景和模式。”


  在民事审判庭第五庭两年多的时间,张璇承办或参与审理的“禁止向公众提供中超联赛摄影作品案”“全国首例短视频保护案”等典型案件获得了业界的普遍好评,撰写的裁判文书也获得了海淀法院裁判文书最高奖项金玫奖。


  学无止境


  除了追求审判工作的“完美”,张璇的学术调研成绩也很突出,多次在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上斩获大奖,曾经连续两年和同事廖钰合作获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研讨会一等奖,撰写的文章类型多样,内容涵盖程序法、民商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等各个领域。


  张璇说,自己很感谢在研究室四年半的积累,不仅是写作上的训练,还有思维上的训练,这些训练让自己可以用宏观化的、体系化的视野和角度去审视审判的价值;同时,在民事审判庭第五庭的业务学习机制也让她受益匪浅,特别是两周一次的“知产知新”研讨会,各个审判组坐在一起,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大家经常从下午讨论到晚上七、八点,对审判思路的启发大有裨益。


  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程的深化,各种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各类新法律、新法规相继出台,新类型的案件接踵而来,但张璇却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她笑称,这些疑难复杂新类案件都是稀缺的司法资源,必须倍加珍惜,深入调研、深入思考案件背后的行为导向和价值衡量,不能简单的“案结事了”。


  对于如何做好学术调研工作,张璇给出了自己的两条独门秘籍:多输入,不仅要多看法条,多看优秀判决、案例、论文,还要多与他人讨论交流,倾听他人的经验总结,通过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技术立足,以裁判立身。多输出,沉下心来潜心思考和写作,一篇好的论文、调研、判决要不断修改十几遍甚至几十遍,一定要言之有物,写之有料。(田琳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政治处组宣处)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