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谋划双创升级版蓝图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10/17 17:35:00

  10月9日,2018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在成都拉开帷幕。


  在成都天府五街路口,2018全国双创周吉祥物“蓉蓉”与“壮壮”头戴哈雷风镜,萌趣可爱,远远就吸引了路人的目光,“蓉蓉”与“壮壮”的背后则是今年双创周成都主会场活动的举办地——菁蓉汇。


  “2018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选择在成都,将完整构筑起‘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版图,并与海外双创周一道,连接起全球创新创业脉搏,共促双创全面升级,带动成都、四川甚至中西部区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成都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冯劲夫表示。


  汇聚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构建产业生态圈融入价值链中高端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风里,成都高新区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创新促发展,交出一份亮丽的双创成绩单。“成都高新区将力争走在改革的前列,发挥改革的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


  菁蓉汇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中国西部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打造的双创地标,是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和国际化合作的核心功能载体。启用不到3年时间,菁蓉汇已引进31家国内外知名孵化器,吸引线上线下共1890家科技型创业企业和项目入驻;聚集高层次人才586人;园区企业获得股权融资10.4亿元。


  2018年,一家入驻在菁蓉汇的企业创造了中国民营商业航天的新速度,也刷新了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新速度。9月5日,成立仅百天的成都国星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成都高新一号”与“天府军融一号”两颗AI试验卫星顺利升空。此次发射是我国民营商业航天企业首次完成“一箭双星”发射任务、星箭一体化AI处理关键技术和协同式卫星系统结构设计验证、商业卫星全流程作业。


  除此之外,打破国际垄断的超导磁共振系统,全球领先的DNA编码化合物库,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地震预警技术,全球首创的3D打印血管……在此诞生;手术机器人、高考机器人、掌上超声等一大批自主创新成果在这里涌现。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共有孵化器和众创空间93个,孵化载体总面积达430万平方米。“引进一个人才、吸引一批团队、创办一个企业、兴起一个产业”的聚合反应在成都高新区加速演进。成都高新区创新创造能力不断增强,聚集各类企业12.9万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上市挂牌企业145家。创新发展的“加速度”,吸引国际知名创新机构及企业纷纷在此布局。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6人,国内外院士19人,国家“千人计划”123人,省“千人计划”349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创办企业1762家,海外人才离岸基地23个,聚集各级人才52.5万人。


  打造创新创业生态  双创服务体系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回望建区三十年,创新创业始终深植成都高新区发展历程。


  1988年,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正式开始实施,其中两项重要目标便是“建设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肩负“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重任的成都高新区,一出生就自带“创新创业”属性。


  1996年11月,成都高新区建立了第一家政府兴办的孵化器——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原成都高新区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998年和2000年,又先后建立了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中国成都博士创业园和中国大学生创业园(成都)。


  力促创新创业,成都高新区不断优化双创顶层设计,出台全国首个区域双创发展“十三五”规划,突破传统“以孵化器为点、以创业街区为线”的双创发展路径,在全国率先提出大企业大集团引领创新创业、校地军民协同创新创业、国际合作开放创新创业、街道社区基层创新创业四大创新模式。此外,成都高新区还 制定出台“双创新政十条”“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26条”、“金融新政20条”、“金熊猫人才计划”等政策,构建“大孵化”体系,支持校地军民协同创新创业,不断优化技术、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供给能力。发挥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推行“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放管服”改革等多项商事制度改革,区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孵化载体93家,总面积达430万平方米,公共技术平台85家,总体规模和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2017年,成都高新区探索“贯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三链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打造了西南首家连接海内外的连锁型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让双创服务像网购超市一样便利,通过聚集政府、高校院所、市场机构等高新技术服务资源,整合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人才服务、科技金融、政策咨询、创新创业孵化等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自选式、便利式的专业服务,并推行创新信用券,保障高新技术服务超市良好运行。国际咨询机构Nature research在成都调研时称赞:“成都高新区双创服务体系在国际上无此类案例,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从创业初期到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成都高新区给我们提供了房租、税收、人才引进、资金等多项扶持,犹如雪中送炭,帮助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快速成长壮大。”作为成都高新区新晋独角兽企业,国内领先的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医云科技受益良多,该公司创始人兼CEO王仕锐说,医云科技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成都高新区这片肥沃的创新创业热土及这里完善健全的创新创业生态。


  实施双创发展规划  谋划“双创”升级版蓝图


  9月12日,Facebook(脸书)在上海举办2018 Facebook海外营销峰会并发布2018中国出海品牌50强榜单。上榜企业中,除了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大疆、小米等大众熟知的品牌以外,来自成都高新区天府软件园的成都尼毕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卓杭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狮之吼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名列其中。


  科技企业加速出海之路,为成都高新区的创新创业开启了崭新航程。置身于全国如火如荼的创新创业浪潮里,成都高新区正处于双创“升级版”的新一轮激流中。


  按照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家高科技园区都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双创”升级版,为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更充分就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立此潮头,成都高新区从制度安排的顶层设计出发,实施《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发展规划(2016-2020)》(以下简称《双创规划》),面向全球汇聚创新资源,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记者了解到,《双创规划》明确,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将聚集科技企业10000家,创新创业载体面积累计达到1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增发明专利授权5000件以上、产值3000亿元以上、上市(挂牌)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各类双创企业和载体繁荣发展态势。在加强政策支撑方面,《双创规划》)提出,将基于“国际化、专业化、众创化、集群化”定位和“大空间、大视野、大集群”发展理念,设立50亿元协同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大企业创新专项资金、50亿元领军人才专项资金,在5年内累计投入150亿元驱动双创,吸引全球创新创业资源。


  “改革需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创新创业更是在披荆斩棘中前行。每一家双创企业,每一位双创人才,都需要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30年来,国家高新区一代又一代人开拓创新,持续不断地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创新创业主体。三十而立再出发,未来,成都高新区将以高质量发展为战略目标,重点营造动力强劲、机制健全、环境友好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不断提升创新创业的跨境活跃度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周渝利)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