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海外专利申请获权有捷径?智南针沙龙告诉你这些攻略……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微信
发布时间: 2018/9/11 10:48:00

  企业走向海外,对于作为企业专利管理者和专利代理人的你而言,最让人抓狂的情况是什么?还用说,当然是提交海外专利申请后,那段漫长的、难捱的等待期。超过10个月的一通周期、近20个月的结案周期……我们已经感受到老板或客户那带着寒气的目光从背后齐刷刷地射向了你……




  海外专利申请是否有获权捷径?针对这一从业者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智南针沙龙在9月10日再次开讲,聚焦“海外专利快速授权——PPH攻略”这一主题,邀请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权威专家为小伙伴们带来了干货满满的一堂海外专利课。




  关于PPH(即“专利审查高速路”)的大名,听说过的人不在少数,但真正有深入了解的却不多。“一言以蔽之,如果说专利是企业‘走出去’的‘黄金铠甲’,那么PPH就是快速锻造‘黄金铠甲’的途径。”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国际交流处副调研员周青开宗明义,“PPH是专利审查机构之间开展的审查结果共享的业务合作,旨在帮助申请人的海外申请早日获得专利权。”




  据周青介绍,当申请人首次申请受理局提交的专利申请中所包含的至少一项或多项权利要求被确定为可授权时,便可以此为基础向后续申请受理局提出加快审查请求——PPH的此种模式拥有加快审批、节省费用和授权率高三大优势。具体而言,PPH目前又分为两种常见的类型,即依据国家和地区的审查结果而进行的常规PPH项目以及依据《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阶段的审查结果而进行的PCT-PPH项目。“以常规PPH为例,从我国的实践来看,专利审查部门从收到PPH请求到做出一通的平均周期只有2.7个月、结案的平均周期只有12.2个月。”周青以详实的数据列举了PPH的优势。


  此外,周青还从请求时机恰当性、前后申请相关性、权利要求对应性和审查意见肯定性这四个方面对PPH的申请要件进行了详细讲解,并以发明领域中美欧日韩五局PPH、中巴(巴西工业产权局)PPH、中欧(欧洲专利局)PPH等试点项目为例,就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开展PPH试点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和解决之道进行了具体说明。




  一个“快”字诀,吊足了现场观众的胃口,大家对PPH的具体操作模式和适用范围等实操阶段的内容充满了期待。针对于此,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的专利代理人王晓燕以自己在工作中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PPH请求的经验为基础,向与会者进行了分享。“请大家记住这样几个关键点——免官费、必须电子提交、约4个月内美国专利商标局会做出决定、再过约3个月后开始实质审查。”王晓燕清晰明了列出的几个条目让与会者迅速掌握了向美提出PPH请求的窍门。




  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PPH请求需要同时符合哪些条件?你知道所谓“相同的最早日期”面临着多达十多种不同的情况么?美方对“权利要求充分对应”的要求中关于范围相同、相似或更小都是如何定义的?一个个看似刁钻古怪的问题,被王晓燕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一一对应详解。与此同时,王晓燕还通过柳沈律师事务所经办的真实案例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PPH项目的反思。




  提交海外专利申请,快速获权是一类“刚需”,确保获权专利的权利稳定性则是另一类“刚需”。今年7月1日,中美欧日韩五局之间开启了为期两年的PCT CS&E项目试点(即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发明领域五大局放的这个“大招儿”,对于企业和代理机构而言又有何好处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国际交流处主任科员杨骁就“以高质量的审查协作提升专利稳定性”为题对PCT CS&E项目进行了介绍。


  “依据PCT国际阶段的审查进行的工作共享合作,由处于不同地区、使用不同语言的不同局的审查员协作完成PCT申请的国际检索与初步审查工作,产生一份共同的检索报告,并由主审员负责最终国际检索报告的撰写。”杨骁表示,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检索报告,不仅质量较高、可获得多局国际阶段的审查意见,而且在试点现阶段不产生额外参与试点项目的费用,可谓是“物美价廉”的选择。“根据这份高质量的报告,相关专利申请的后续审查状态可预见性也得到提升,有无授权前景一目了然,由于是经过了五局的共同考验,所以专利后续在国家阶段得到授权,专利权的稳定性也会得到保证。”杨骁说。






  节奏紧凑的三部分讲解,令与会者大呼过瘾。在此次沙龙最后的专家对谈与提问答疑环节,与会者围绕PPH的周期限定、企业实操过程中对PPH的有效利用等问题同与会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三个多小时的会期眨眼而过。


  聚慧全球,智行天下。让海外知识产权专家“零距离”服务您的“走出去”需求,这是智南针网线上线下各平台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事情。驶上专利审查高速路,就由智南针沙龙开始吧。(文字 崔静思 摄影 曾嘉)



  (编辑:李星仪)


  (中国知识产权微信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