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遗与时尚共舞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 2018/7/20 9:38:00

    “我始终相信,选对鞋子的人可以统治世界。”世界著名歌唱家贝蒂·米德勒的这句话不无戏谑。但是这样一个引领风潮的艺术家,对时尚非凡魅力的体验却完全真实。近期,在首都北京就有两场与时尚相关的活动,引起舆论和大众的热切关注。一是在恭王府举行的2018“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一是“五维记忆——中国非遗创意秀”。这两场活动有一个不约而同之处,就是都尝试把非遗元素融入时尚的设计和表演之中。

 

  “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连续组织了包括“艺针忆绣”“白鹭为霜”“苗净千寻”“布衣经纶”“云想彝裳”“木真湘韵”,以及非遗跨界音乐剧“白蛇惊变”等11场服饰秀。在古色古香的殿宇、廊柱、红墙黛瓦之间,在炫丽变幻的光影交错之中,一位位或婉丽袅娜,或高峻冷艳的模特,从观众面前从容自信地走过,苗绣、蜡染、亮布、挑花、手推绣、青瓷、京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中所提炼出来的技术和艺术元素,或热烈奔放,或玲珑雅致,自然和谐地融入模特的着装和佩饰之中,在灵动的躯体上散发出迷人的活力。

 

  “五维记忆——中国非遗创意秀”,以秀命名,其实完全是一台将高科技元素与经典舞台艺术融合的大戏。这场完全突破了镜框式舞台限制,以360度浑天式体验为主要呈现方式的戏剧,在宇宙爆炸的背景中展开阴阳天道的情节叙事。阴、阳在故事中成为两个戏剧主角,他们本来和谐自然地生存于宇宙间,他们的巨大能量让世界林木葱茏、鸟语花香。当他们对鲜花姑娘的爱情发生冲突的时候,整个宇宙开始天崩地裂、电闪雷鸣、狼烟四起。正是在这样激动人心的故事中,蒙古长调、冒顿朝尔、马头琴、艾捷克、箜篌等27项中国非遗次第嵌入其中,融入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张弛变化之中。

 

  这两场都被坊间认为是一票难求的大“秀”,分别以服饰文化和新艺术形态为载体,展现出非遗活化的多样化维度和引领时尚的深厚潜力,对于非遗的当代传承和未来发展颇具启发意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非遗筚路蓝缕地创造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至今,我们已经建立了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为原则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建立了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目前我们整理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87万多项。目前我们的着力点在于,在继续加强保护力度的同时,辩证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国家倡导在大众生活中激活和运用非遗的主旨灿然可见。既然如此,从非遗的角度,关注时尚、了解时尚、走进时尚,与时尚共舞就不仅是可能而且是必要的选择,因为时尚正是最新潮的生活标志。时尚所涉及的服饰、家具、建筑、器物、交通、通讯、休闲、艺术等广泛的生活方式,都是非遗元素可以大胆融入和充分运用的领域。非物质文化以人的技艺和活动为标志,本身和人们的生活体验是密切交织的,我们需要的是以当代的美学追求、场景运用和生活便利为引导,将非遗元素以鲜活的灵感和充沛的激情,自然地植入人们视听起居的细致体验之中,并不断创造新的迭代方式,从而使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同时代生活的激荡之中,发挥出温润人性、涵养人文的重要作用。

 

  一代文豪歌德说:“所谓时尚就是目前的传统。传统都带有某种必要性,使人们非向它看齐不可。”追求美好生活,已日益成为从上层设计到百姓生活的普遍自觉。以非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当代时尚的融合创新,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惟其如此,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文明才有可能开辟出一片生机盎然、万物竞秀的阔大气象。(杨晓华)

 

 

  (编辑:蒋朔)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