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器:浴火重生 千变万化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7/5 9:23:00

    为了做出这朵玫瑰花,我研究了6年。标准工艺是3层花瓣,可我认为4层才完美。在京城百工坊的工作室中,北京料器传承人刘星用喷灯将绿色的料棍融化成红色的熔球,再用镊子将熔球做成一层层花瓣,细雕成型,然后将其埋在砂石中降温冷却。刘星表示,最后取出的玫瑰不一定会完好无损,料器是火中雕塑,每个步骤稍有闪失,都有可能功亏一篑。

 

  北京料器距今有将近700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由于色彩斑斓,它曾被用于制作朝珠、头饰、盆景等装饰品,以及烟嘴、胸花、纽扣等实用品。由于家人曾在北京料器制品厂工作,刘星打小就观看料器制作。1990年,他也进入了北京料器制品厂工作。三年内靠勤奋,三年后谁能创新谁做得好,谁有美术底子谁做得好。刘星表示,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在三年后帮了他大忙。三年后,大家对技术都熟悉了,就会遇到瓶颈期。比如说,老师傅教做马就是24道程序,能做出特别完美的马,但不可避免会遇到一生只会做一样的瓶颈。

 

  后来,北京料器制品厂倒闭,大多数师兄弟都转行了,刘星则选择进入北京隆隆工艺品有限公司继续做料器。这是一家外资企业,主要承接出口订单与私人定制的需求,对于料器制作的造型与数量有更高要求。在这里,刘星开始用自己前期天马行空的创新技巧摸索制作葡萄、石榴、苹果等各式各样造型的料器。这里的生产完全为了需求,尽管一开始无所适从,但是没有公司对于最新造型艺术的训练,我走不到今天。今天的传承人需要面对广大客户,需要满足客户不同的需求。

 

  如今,按照顾客的定制需求,刘星可以承接五花八门的料器订单。他曾做过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狗料器以纪念去世的雪纳瑞,也曾做过火龙果形状的料器供人送给龙年出生的宝宝……在刘星看来,自然界所有的事物都可以成为料器制作的题材。然而,随着技巧逐渐成熟,刘星心中却不时萦绕着一丝担忧:当年北京料器制品厂倒闭时,自己留存下来的料棍已经不多,而化料的配方当年写在纸上作为商业秘密进行转让,如今已经失传。料棍用尽后,料器该何去何从?

 

  幸运的是,前不久,清华大学玻璃艺术系一批学生参观了刘星的工作室后,他们一起讨论了恢复配方的可能性,这让刘星看到了一丝希望。我还是希望组建一个小规模的料器厂,像过去那样化料、生产。传承的目的是发展,今天我做得再多也仅仅是维持料器的存在,让料器进一步传承发扬和产业化才是我的梦想。刘星表示。

 

  采访感言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是保持原汁原味好,还是创新适应时代需求好?这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传统工艺品,由于失去了以往的时代语境,变成少数人追捧的产品却是不争事实。如刘星这般,掌握技艺之魂,将传统材料变成千变万化的料器,以满足更多人的需求,可谓一种解围之道。(本报实习记者  邹碧颖)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