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单亮眼 中国经济有劲儿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发布时间: 2018/6/11 10:49:00

    近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引述中国国家统计局专家解读《2018年中国统计摘要》报告称,5月中国制造业运行的特点包括: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市场活跃度上升。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达到54.1和53.8,升至年内高点。中国进出口指数均有回升,外贸稳中向好。新动能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传统行业景气回升,中国经济内生动力表现强劲。

 

  前景被看好

 

  如今,任何一项中国经济数据甫一公布,都会引发世界密切关注。

 

  其实,中国5月经济发展的亮眼成绩并非突然出现,而是第一季度经济形势良好开局的自然结果。

 

  据路透社报道,数据显示,中国3月官方制造业和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双双回升,其中制造业PMI在新订单和生产指数强劲回升的带动下,环比上升至一季度高点。这显示中国一季度经济形势开局良好。

 

  中国经济的量子级增长正从沿海的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转移,这正是经济增长的路径。彭博社引述摩根士丹利亚洲财富管理机构负责人文森特的话称,就世界这一地区的超高净值财富业务来说,我对2018年的前景非常看好。

 

  外媒注意到,消费、进出口、城市发展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具体体现。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现在中国人是以自己的购买力,成为全球经济的顶梁柱。数据显示,中国的消费者终端消费占GDP的比重达63.4%。家庭消费出现迅猛增长,增至4.5万亿美元。零售销售以年均10%的增长率稳步上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4月的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22.5万辆,同比增长了149%。2018年一季度,中国贡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一半左右。

 

  据法国《回声报》称,中国不久前宣布,要尽快取消汽车业外资股比限制,并显著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该报表示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相信中国会成为未来的世界汽车出口基地。

 

  中国的出口依然坚挺,而进口的快速增长显示了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彭博社的数据指出,以美元计价,中国已经连续半年进口的增长超过出口。2017年11月,中国进口额增加了17.7%,出口增长12.3%。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从数据解读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斐然成就:数亿中国农民摆脱了贫困,村庄变成现代化的城市,高铁在大都市之间穿行,中国的经济繁荣让人难以置信。

 

  创新促发展

 

  日前,中国公布的第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8%,略高于外界预测。

 

  中国经济增长的秘诀是什么?政府政策、智能制造、创业创新、扩大开放、科技、人才等都成为外媒关注的高频词。

 

  阿联酋《海湾新闻报》刊文《看好中国经济的理由》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得益于中国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种稳定感是欧洲或美国等其他地方所没有的。

 

  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报道,中国在制造业升级过程中重视智能制造。2016年,工业信息化部制定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刊文称,中国的宏伟计划要把第二大经济体转变为以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主,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清洁能源和物联网诸多领域领军世界。

 

  据德国之声报道,没有任何其他国家比现在的中国更加注重对研发的投入。据欧洲最大的中国研究中心--墨卡托发布的研究数据,2016年中国GDP的2.1%被用于科技研发投入,而到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达2.5%。

 

  德国《时代周报》网站报道称,中国目前在年度国际专利申请量排名中位居第五。据欧洲专利局称,中国2017年的国际专利申请数量同比增长了16%以上。大部分中国的国际专利来自数字通信和计算机技术领域。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报道,中国的创业热潮已成为一线城市的标志,激励中国创业者的本土成功故事比比皆是。在这个曾经崇拜乔布斯的国度,如今的年轻人正寻求模仿马云、李彦宏和雷军等国内企业家。从手机扫码购物或支付打车费用,再到无现金/无员工便利店、扫脸门禁和共享单车等,科技革命在中国的城市生活中无处不在。

 

  据德国之声报道,推动中国科技进步最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是人才,很多拥有高学历背景的中国留学生相信回到中国能更好地实现自身梦想。

 

  日本《读卖新闻》刊文称,因为研究环境好,中国正在吸引全球头脑。在过去10年中,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制定的千人计划已经吸引了大量海外高层次人才到中国发展。

 

  红利惠世界

 

  据韩国《中央日报》网站报道,全世界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岗位首次突破1000万个,2017年,中国在再生能源领域共提供了419万个工作岗位,占全球41%。

 

  计利当计天下利,更多地共享成果、更好地惠及世界,中国贡献行胜于言。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文称,一带一路让全球最偏远港口--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焕发活力,中欧班列让一座数十万人口的城市将在这里的草原上拔地而起。2000年,中亚5个最大国家的对华贸易总额仅为10亿美元,到2013年已增至500亿美元。

 

  肯尼亚《民族日报》刊文称,前不久是肯尼亚标准轨距铁路马达拉卡快线通车一周年纪念日。这条中方提供90%融资并由中国企业修建的铁路,正是中国梦与肯尼亚梦相汇的地方。报道称,马达拉卡快线是北京一带一路倡议的一部分,是使肯尼亚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愿景2030发展计划中的旗舰项目之一,将为非洲崛起奠定重要基础。

 

  津巴布韦非洲通讯社刊文称,在赞比亚,由中国承建的凯富峡水电站,是该国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座水电站。2020年完工后,预计将满足赞比亚5至10年的电力需求,有望缓解这个欠发达国家的电力短缺问题,并为当地低收入居民创造近1万个工作岗位。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放弃高冷姿态,主动走近中国,感受中国亲和魅力,积极参与中国合作。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刊文称,德国政府意识到,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只有了解中国文化,对当代中国发展有全面认识,才能在交流、合作中获益。近日,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已委托墨卡托对华研究所发布名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报告。该报告指出,提高德国的中国能力势在必行。(记者 贾平凡)

 

 

  (编辑:蒋朔)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