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互联网法院发布《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报告》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5/4 13:10:00

  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举行《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报告》暨《网络著作权典型案件》发布仪式新闻发布会。


  据悉,杭州互联网法院《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报告》白皮书(2017-2018),记载了杭州互联网法院自试点管辖涉网著作权案件以来的网上知识产权保护之路。


  2017年5月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始集中管辖审理涉网著作权案件,至今年4月,该院共受理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2736件,其他网络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90件,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占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83%。杭州互联网法院共审结侵犯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1422件,其他网络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57件,合计 1479件。上述案件中,简易程序占比较高,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1121件,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358件。同时,杭州互联网法院依托全流程智能化的诉讼手段和大数据中心,积极推进独具互联网法院特色的知识产权案件精品战略,审结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件。


  创新驱动需要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离不开司法保护。网络著作权案件存在着纠纷主体纵横广布、权利类型广泛多样、侵权手段隐蔽专业、证据认定司法挑战、法定赔偿适用泛化等不同于传统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新难点。杭州互联网法院充分利用信息大数据中心的源头活水作用、借助充分智能化的诉讼模式这一独一无二的优势,形成了网络著作权司法保护信息化、多元化、协同化的新格局。亮出杭州互联网法院保护产权的五大“法宝”。一是立足审判研究,加强精品案件培育。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源头选案、精心审理、宣传跟进、调研提升等手段,成功审结了一批又一批的关注点高、影响力大的案件,突出了规范案件的规则指引作用。二是坚持改革创新,探索司法保护新机制。构建了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打通了金融机构、公证机构、第三方存证机构各个电子数据来源,将电子数据格式、接入、传输、存取、都标准化、格式化,通过“数据跑路代替人工跑腿”实现电子证据的无缝流转。构建了新型电子送达体系,打通三大通讯运营商及电商平台、金融机构等渠道,形成自动检索、智能比对、自动弹屏等功能,一键送达,及时向当事人推送诉讼文书。创立异步审理机制,突破时空限制,让当事人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非同步完成诉讼程序。探索知识产权新规则,自动识别和调和知识产权现象。三是打造三位一体调解机制,实现枫桥经验的IP版。通过委托中国互联网协会、百度人民调解委员会、阿里巴巴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第三方平台调解,增设强制调解程序、诉中引入专职调解队伍调解“三道过滤网”,化解网络著作权纠纷。四是通过加强与行政部门联动、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针对热点问题组织实务研判来构建协同机制,形成网络保护的合力。五是通过常态化的宣传工作、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加强司法宣传,引导创新发展的价值取向。


  此外,在新闻发布会上,杭州互联网法院还通过精心挑选,重磅发布了杭州互联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件。(本报记者 冯飞)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