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争端背后,把脉汽车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4/12 17:34:00

 

  由美国公布301调查报告引起的中美贸易争端仍在发酵,各种分析解读屡屡刷屏。特朗普入主白宫,美国铁锈带工人起到关键作用,制造业是两国必争之地,汽车产业则是重中之重,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伴随贸易条约的壁垒,成为美国手中最有利的一张牌。可以说,汽车产业成为本次争端美国垂涎中国利益的“七寸”,知识产权则被美国认为是中国制造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近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特别提及,下一步,中国要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对美方的直接回应。汽车产业身处交兵之地,风口浪尖之上,不可不察,中国汽车IP到底做的怎样,下一步又该如何应对?


  进击的中国汽车产业IP


  知识产权是制造强国的标志,德国、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背后均是以对相关核心专利技术的掌握作为支撑。日本于1951年左右开始申请汽车专利,德国、美国于1886年开始进行汽车专利的申请,1966年之后,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开始快速稳步增加,并持续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至2005年左右,美国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并于2005年左右超过日本。

 


  中国2000年之后专利申请量几乎呈现直线上升,自2005年以来,汽车行业专利数量年均增速达到26%,2016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46.8万件,国内汽车自主知识产权呈现出了数量多、增长快的特点,于2010年跃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汽车产业专利申请与产业转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第四次汽车产业转移的输入地之一,在中国布局的汽车专利数量快速增长成为专利数增加的主要原因。


  新技术带来新机遇,弯道超车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智能网联领域持续升温,专利领域具有弯道超车的机会,2017年,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相关专利公开量同比增长19.5%。在专利公开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中,丰田、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三家企业专利数排位第一的技术领域都是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发展迅速,2017年新能源汽车专利公开数增长53.1%。

 


  知识产权是真正的壁垒,差距仍在


  但不可否认,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的专利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的问题仍然突出,2017年,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专利数与国外主要企业在华专利布局数基本持平,但中国企业发明占比均不足60%,国外企业则超过80%。除此之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知识产权价值评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仍然限制着企业创新发展与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目前,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仍集中在国内,“走出去”的专利很少,在TI核心版专利集合中,美德日三国占比高达80%,中国仅为1.57%,在海外专利布局上仍处于劣势。其中,吉利海外布局相对领先,在美国、欧洲、WIPO的专利申请占比分别为19%、14%和1%。

 


  如何让汽车IP成为解开争端、开启未来的钥匙


  贸易争端的目的不是不做生意,而是利益分配;知识产权纠纷的目的也不是阻碍学习,而是交叉授权。相信,由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的转变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然要求,同样是应对相关国家“污蔑”与“指责”的有力反击。汽车产业知识产权将会成为一把钥匙,打开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大门。


  结合中国自身特点和禀赋,顺应世界潮流,把握中国发展大势,我们应该做好顶层设计,依据产业发展规律和全球创新环境的变化,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拥有汽车知识产权运营的国家队,建立IP中心,懂产业,懂IP,统筹行业产业;国内相关企业应该抱团取暖、协同创新;把握开放的主旋律,加强技术国际合作交流。


  亟需通过国家平台汽车IP中心的成立,加强汽车领域中外企业的技术交流合作,保护在华外资企业的合法知识产权,保护海外中国企业的合法知识产权。

 

 

  中国汽车产业知识产权投资运营中心(以下简称“汽车IP中心”)自2017年12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后,加速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知识产权供应链管理、基金策划、大数据金融产品研发等业务板块均在并行加速推进,后续汽车IP中心将通过汽车产业知识产权评价体系的搭建,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破解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难问题。通过国家专利导航大数据中心寻找技术创新突破路径,通过汽车产业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让专利创造、保护、运用成为习惯,全力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北汽产投研究部)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