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子秧歌:非遗传承的阳信样本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
发布时间: 2018/3/12 10:05:00

  室外气温接近零度,山东省阳信县洋湖乡洋湖中学的运动场上,锣鼓齐鸣,表演者满头大汗,观众掌声雷动。2月26日,第五届阳信鼓子秧歌文化艺术节在山东省阳信县开幕,现场非遗表演者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近1500余名表演者一同舞起鼓子秧歌,上至耄耋老叟,下至稚气孩童,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子秧歌传承人载歌载舞,台上台下欢声不断。


  鼓子秧歌闹新春


  今年19岁的阳信县洋湖乡范英庄村小伙儿范有波表演得特别起劲,他在阳信一中分校读高二,利用假期也赶回来参演。他表演的角色是鼓子秧歌里面的“丑”角“风生”,意指古代的“花花公子”,惟妙惟肖的表演引发阵阵掌声。范有波的爸爸、妈妈也和他在同一个秧歌队里,角色分别是 “棒”和“花”,一家三口齐上阵,不一样的角色,却是同样的欢乐。“从小就觉得鼓子秧歌特别精彩,特别想参与其中。体会好角色,才能演到位。”范有波给记者讲起鼓子秧歌有说不完的话。


  据了解,“鼓子秧歌”作为民间舞蹈形式,在山东省阳信县历史久远,主要分布在阳信县城西部的洋湖乡、温店乡镇以及周边。2011年6月,以洋湖为首的鼓子秧歌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鼓子秧歌历史悠久,风采不减,这充分显示了阳信县的文化根基和文化信念,也说明鼓子秧歌人有着超凡脱俗的艺术定力。”原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副主任,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常祥霖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对鼓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程度给予高度评价,“阳信鼓子秧歌节奏并不复杂,但编队非常丰富,流动起来,气势磅礴,花样迭出。”


  当地的专家告诉记者,鼓子秧歌的舞蹈全过程基本上是古代军事演练过程,即“阅兵、点将、布阵、开打、收兵”。人物角色主要由伞、鼓、棒、花组成,“伞”是由古代帝王贵族出巡时用的华盖演变而来,“鼓”是由盾牌演变而来,“棒”是由鞭演变而来。


  非遗传承结出硕果


  “阳信鼓子秧歌是在长久的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是广大民众生产生活和艺术创造的结晶,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阳信鼓子秧歌文化在阳信已经深入人心。” 阳信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荩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范有波告诉记者,鼓子秧歌在当地特别受欢迎,洋湖乡全乡97个村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村村都有传承人。


  非遗传承难,这是大多数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往往都要面临的困境;但对阳信鼓子秧歌而言,广泛的群众参与度为传承和保护提供了良好基础。


  据介绍,以阳信县洋湖乡为例,乡里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每年拨发专项经费,在服装、道具、演出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村村都有文化大院,为群众排练、演出提供平台。此外,乡里每村都会明确文化艺术管理人员,负责记录、整理鼓子秧歌的音视频材料,以保持鼓子秧歌的传统风貌。


  洋湖乡还在全乡中小学专门开设了鼓子秧歌课程,将鼓子秧歌的相关情况汇编成名为《爱我家乡》的校本教程,组织专家通过调研编写《我的家乡·我的舞蹈》,详细记载鼓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起源、发展、传承和现状。


  “我们聘请技艺精湛的鼓子秧歌民间艺人为指导教师,向学生们传授原汁原味的鼓子秧歌,就是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鼓子秧歌薪火相传,不断发扬。” 刘荩一告诉记者。


  常祥霖建议:“应该进一步挖掘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可以把鼓子秧歌的伞、鼓、棒等制作成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衍生品,普及鼓子秧歌,传承非遗经典。”(本报记者  张海志)

 


(编辑:汪诚)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