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VS刘三田:纠纷再度升级 究竟谁在抄袭?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8/1/17 15:01:00

  《人民的名义》作者周梅森与《暗箱》作者刘三田之间的著作权侵权纠纷再度升级。


  继刘三田起诉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抄袭其作品《暗箱》后,近日,周梅森以《暗箱》抄袭其作品《中国制造》和《绝对权力》为由,将刘三田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下称海淀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刘三田立即停止出版、发行小说《暗箱》,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元及购书费和公证费2500余元。目前,海淀法院已经受理该案。


  1月15日,“周梅森媒体答疑会”在北京举行。答疑会上,《人民的名义》出品方和周梅森代理律师向媒体介绍了上述两起案件的最新进展。


  《暗箱》被指抄袭


  周梅森是当代作家、编剧,截至目前,其已发表长中短篇小说60余部,长篇电视连续剧10部,多次获得全国性大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国制造》是周梅森于1998年创作的一部描写中国官场的长篇小说,曾获得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2001年,由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忠诚》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绝对权力》是继《中国制造》之后,周梅森创作的另一部反腐题材小说,2003年,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获得了第2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


  2010年6月,刘三田创作出版了小说《暗箱》,这是一部以国有企业改革为背景,展现中国官商风貌的小说。


  周梅森代理律师、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金杰向本报记者介绍:“周梅森最初没想起诉刘三田,他此前从没见过《暗箱》。刘三田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起诉周梅森著作权侵权后,周梅森从媒体上得知自己被起诉,但并没有收到法院正式送达的材料。为此,周梅森委托律师与法院联系后,才在较晚的时间收到法院材料,看到了涉案小说《暗箱》。在对比中,周梅森发现,小说《暗箱》在故事背景、主线设置、主要人物设定、主要情节设置等方面大量抄袭其作品《中国制造》和《绝对权力》。出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声誉的考虑,周梅森决定对刘三田提起诉讼。”


  为进一步了解该案详细情况,记者联系了刘三田的代理律师,但截至发稿时,对方并未回复。


  双方早有纠纷


  事实上,早在两个月前,刘三田与周梅森之间就已经发生了另一起著作权侵权纠纷。


  2017年11月1日,刘三田认为,小说及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结构情节、人物设定等,与其创作的《暗箱》相似,涉嫌侵犯其著作权,遂将周梅森以及上海利达影业有限公司等6家电视剧出品方及发行公司诉至浦东法院,请求法院判令停止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复制、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停止小说《人民的名义》出版、销售,并赔偿其经济损失1800万元等。


  刘三田在起诉书中指出,《人民的名义》在核心事件、人物关系设计等方面与《暗箱》高度近似。首先,在核心事件、叙事结构方面,《暗箱》围绕记者调查老国防厂“一石厂”的改制、收购展开情节,而《人民的名义》将引导故事主线的记者调查改编、替换成检察官侦查破案,同时,在其他情节方面,“政府内部反腐”“腐败集团反击”等情节,《人民的名义》与《暗箱》高度近似,实质主线完全雷同。其次,《人民的名义》在人物关系的设计上与原告作品基本相似,如《人民的名义》小说中汉东省委副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高育良和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其实是把小说《暗箱》中的省长刘云波的角色一分为二,且高育良延用了刘云波从教入政的经历。此外,刘三田还认为,《人民的名义》中诸多人名、地名、单位名称与其作品雷同。


  答疑会上,金杰向本报记者介绍,周梅森对《人民的名义》和《暗箱》进行了详细对比,《人民的名义》不存在抄袭小说《暗箱》的事实,这两部作品讲的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故事。30年来,周梅森一直密切关注我国国企改革,此前的许多长篇小说和同名电视剧如《人间正道》《绝对权力》都涉及到了国企改革及其中的官商勾结事件。我国国企改革进行30年来,全国各地的国企改革所遇到的问题、困境等都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原告不能因为自己写过一部这样题材的作品就不让其他作家再写。


  目前,上述两起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本报将持续关注案件进展。冯 飞 张彬彬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