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九大】信心满怀话发展 凝心聚力谋创新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10/25 9:29:00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连日来,十九大代表们积极回应十九大报告,热议创新与知识产权。

  激励创造显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创新发展的进一步肯定和部署让我印象深刻,并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只有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才能让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国电智深)工程中心副总经理陈峰说,多年以前,全世界仅有一台46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入运行。为了打破国外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国电智深加大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力度,实现了600MW等级大容量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国产化。“我们将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产品,不断壮大在综合自动化领域的‘中国创造’国际品牌。”陈峰表示。

  严格保护在行动。“2014年底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是为了满足国家创新体系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出了‘四个国际一流’的目标,一流的裁判水平、一流的研究水平、一流的审判团队、一流的廉洁水平,希望能够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更加便捷、更加效率、更加公正的司法裁判。”10月19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集体采访时,党的十九大代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介绍,近年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审理技术类案件作为核心定位,特别是高度重视专利纠纷案件,培育了专门的专利审判团队,设立了相关的专业委员会,并设立了技术调查官制度。

  有效运用促转型。如果说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燃新引擎的点火器。“为化解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探索进行了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用所有权来激励发明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积极性高涨。”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列车与线路研究所所长翟婉明介绍,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核心就是将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由职务发明人和学校共同所有,通过将奖励权前置简化为知识产权奖励,实现了职务科技成果的混合所有。一年多来,已有超过150件职务发明专利完成了分割确权,9家高科技创业公司成立,成果转化取得了初步成效。

  “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科技强国。我国走的正是一条‘以人才强、科技强带动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道路。”10月20日,在十九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主题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体采访活动上,党的十九大代表、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科技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局性、根本性的,有些地方还是突破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墨子号”是唯一一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重大工程方面,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蛟龙、超算等重大成果相继取得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科技领域推出了1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主要围绕着激发人的积极性开展工作,这些改革涵盖了科技经费使用、科技成果评价、项目评审等诸多方面,鼓励科技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产业甚至自己办企业。”王志刚表示,下一步重点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产品、产业、商业模式等创新。

  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创新与知识产权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代表们既对5年来的巨大成就心潮澎湃,更对未来的美好前景满怀期待。(本报记者 王康 孙迪)

  (编辑:石焱)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