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羞的铁拳》靠什么打动了观众的心?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10/18 11:13:00

  今年国庆档,《羞羞的铁拳》拔得国产电影票房头筹。9月30日上映以来,《羞羞的铁拳》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猫眼评分达9.1,上映9日票房近15亿元,一举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成为最大的赢家。


  这部电影的出品方正是北京开心麻花影业有限公司(下称开心麻花)。成立于2003年的开心麻花以话剧演出见长,在《羞羞的铁拳》之前,其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均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尤其是《夏洛特烦恼》成功改编,扩大了开心麻花的品牌影响力。其实,近年来,话剧改编为电影正在成为一种趋势,但成功的案例却并不多见,那么,开心麻花是如何做到的?


  选择合适作品


  话剧是一种小众艺术,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有些适合小众的故事不一定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这也是目前一些优秀的话剧改编成电影后票房不尽人意的主要原因。然而,作为电影行业的“新兵”,开心麻花在话剧改编电影方面成绩颇为突出。2015年,开心麻花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夏洛特烦恼》获得了14.4亿元的票房;2016年,开心麻花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电影《驴得水》,也获得1.7亿元票房。那么,手握20余部优质话剧IP的开心麻花,是如何选择待改编话剧作品的?


  “我们在改编时,会挑选更成熟更完美的剧本,但并不是每一部话剧都适合改编成电影,还要看它是不是大众化的作品。我们的话剧是面向大众的,长期在剧场里和观众打交道,我们知道大众的需求是什么,因此当一部话剧在剧场里获得观众的肯定后,改编为电影也就顺理成章了。” 北京开心麻花影业有限公司总裁刘洪涛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他们的话剧往往在剧场里演出几百场甚至上千场,在演出中不断进行试错,查看哪些细节有瑕疵,哪些节奏过慢,哪些包袱不搞笑,并在话剧演出阶段进行补正。经历了观众的检验,这些话剧就有了市场基础,因此改编成电影的风险就会比较小。


  目前,开心麻花出品的3部电影都改编自话剧。刘洪涛表示,以后也会坚持这个方向,但同时也会扩大视野,通过多个渠道去开发、孵化新的项目,比如会做原创电影,或改编国外知名喜剧电影等。


  注重改编细节


  话剧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作品,挑选到合适的话剧作品是第一步,如何将其打造成获观众喜爱的电影才是关键。从开心麻花已改编的3部电影来看,其很好地处理了话剧和电影这两种不同形式作品的转化。比如,《羞羞的铁拳》的电影版与话剧版在故事桥段、台词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两个版本差别很大。据该片导演宋阳介绍,虽然当初在做话剧的阶段就有拍电影的想法,剧本架构、故事设计都兼具电影特征,但两个版本的差别度还是很大。裴魁山曾主演喜剧电影《驴得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电影是用镜头讲故事,其画面感、节奏和内在张力都与话剧不同。另外,电影在场景设计、演员表演和叙事结构等方面也与话剧不同。


  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副教授何隽看来,电影与话剧的受众和表现形式不同,在改编中需要解决好3个问题:签订能满足改编需要的授权合同,尊重不同形式作品的表达特点,充分利用原有作品的品牌效应。她认为,开心麻花的多部作品改编能获得成功,就是因为能很好地解决了这3个问题:电影制作团队沿用了原有舞台剧的创作班底,不仅解决了改编权授权问题,也充分保留了原有舞台剧的内核,让经过舞台历练的故事精髓得以忠实再现;电影制作中对原有舞台剧的表现形式、人物设定和剧情进展加以改动和完善,不拘泥于原有舞台剧内容,尊重电影作品的特性;原有舞台剧的观众群和良好口碑成为电影票房成功的基础,同时开心麻花的品牌效应对于电影的成功也起到重要作用。(本报记者 侯 伟)

 

(编辑:晏如)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