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局:强化责任、质量、安全保密、安全生产和国防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文章来源: 求是理论网
发布时间: 2017/8/11 10:19:00

  编者按:今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这五年来,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下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有什么重要举措?求是访谈特邀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龙红山为大家解读。


  访谈嘉宾:龙红山(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


  访谈主持:张利英


  精彩观点:


  ■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按照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紧密相关性,统筹优化配置全社会各种要素资源,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双向互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使之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


  ■ 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军民融合,有序释放军工军队的优势资产,与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有机结合,产生化学效应,起到对冲资产风险,降低负债的效果。


  ■ 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战略和问题两个导向,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需求,强化改革与创新两大动力,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抓好法制和人才两大支撑,有效解决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国防科技工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访谈实录:


  求是网:今年6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性。您能否给我们简要介绍下,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


  龙红山: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重要意义,我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去理解。


  第一,是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必然选择。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战略思想,明确了国家安全所涵盖的11个传统领域和4大新兴领域,其中既包括军事安全,也包括民用领域的安全。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经济安全需要军事安全做保障,军事安全需要经济安全作支撑。如索马里护航,我国是一个原油进口大国,70%以上石油依赖进口,一旦这条能源通道出现问题,对我国经济、人民生活都将造成极大影响,所以要用军事力量保护能源通道安全。另外,有些新兴领域安全本身就是军民一体的,如网络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成为统筹国家安全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确保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第二,是引领国家由大到强的长远谋划。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按照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紧密相关性,统筹优化配置全社会各种要素资源,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转化为双向互动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使之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实现效益最大化。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推动力量。


  第三,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现实需求。习总书记讲,“过去很多时候,军队是军队的,民用是民用的,军民两张皮,既浪费了资源,也不能互通有无、互相促进”。总书记对这些问题看得很准。从武器装备发展角度看,我国存在两个军民二元结构,一个是军队装备管理体系和政府国防科技工业管理系统军民二元结构,另一个是传统军工和民口军民二元结构。由于受制于这两个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无论是军口还是民口,一些重大工程项目难以形成合力;一些政策措施难以尽快落地;一些优势资源难以很好整合;一些法规制度难以尽早推出。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能有效打破当前军民二元分离结构,能更好地凝聚国家整体力量,形成中央、地方、军队、企业、社会各方协同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性发展格局,这是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第四,是应对全球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重大举措。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矛盾日益激化,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我国经济也面临一些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中央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军民融合,有序释放军工军队的优势资产,与民间资本通过市场化有机结合,产生化学效应,起到对冲资产风险,降低负债的效果。


  当然,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对国防科技工业来讲,还有很多益处,比如可以大幅降低武器装备成本,更多地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效率,缩短装备研制周期,提高武器装备技术水平等等。


  求是网:您能否简要介绍下,这五年来,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龙红山:我认为,我国在军民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是顶层统筹统管体制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今年1月22号,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任,这是建国以来,中央首次从顶层上为军民融合发展进行的领导体制设计。


  二是战略指导意见和专项规划发布实施。去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去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十三五”规划》,首次从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角度,全面系统地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领域和措施要求。


  三是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力度加大,国防动员、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军队保障社会化初步实现了由生活保障向作战保障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领域延伸。特别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积极吸纳全社会优势资源,走上开放发展之路,市场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不断健全完善,竞争择优、监督制衡、整体协调、保障有力的采购体制机制初步建立,“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正在形成。


  目前,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项目调减为755项,压减达62%;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持证民营企业由2012年初的不到500家增长到1169家,增长幅度超过130%;武汉高德红外公司等部分民营企业配套层次由一般配套向总体和分系统提升,在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技术装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四是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成效逐步显现。军地各类主体协同创新模式更加多样。五年来,签订了不少战略协议,成立了很多创新联盟、协同中心、创新园区,协同创新成果突出体现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方面,通过发挥军工集团、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军地优势科研力量,推动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专项、核高基等项目取得重大成果,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在海洋、网络、空天等事关国防安全的战略新兴领域,初步实现了军民融合重点任务联合攻关;在基础科技领域,军地各方联合开展基础理论、材料工艺、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创新,在太赫兹、量子、激光等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一批瓶颈技术取得突破。


  五是军工高技术产业步入高端发展阶段。一大批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国民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提供了支撑。


  求是网:下一步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有什么重要举措?


  龙红山: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战略和问题两个导向,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两大需求,强化改革与创新两大动力,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作用,抓好法制和人才两大支撑,有效解决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形成国防科技工业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具体来说,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军民协同创新。一是建立健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协同创新机制,强化规划、计划、项目等方面统筹协调,完善从基础研究、设计开发到成果转化等创新链条,形成创新需求生成对接机制和创新任务联合攻关机制。二是大力推进创新基地建设,按照体系设计类、先进制造类和试验测试类的布局,分类开展国防科技工业创新中心建设。三是加强军民重大任务协同攻关,特别是面向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强基工程、战略前沿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开展协同创新。


  第二,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推进新一轮军品科研生产能力结构调整,进一步打破军民界限,面向所有承担军品任务的单位,按照“核心、重要、一般”对能力统一分类,一般能力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重要能力发挥政府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双重作用,核心能力由国家主导,形成“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除划分为公益类的院所继续保留事业单位身份外,其余全部转制为企业。目前首批41家生产经营类军工科研院所开始实施转企,下一步将完善其余院所分类方案,稳妥推进。三是开展军工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推动产权主体多元化,实现资本层面军民融合。


  第三,完善融合政策措施。一是推进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围绕军工开放、市场准入、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落地一系列政策措施。二是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加强军民遥感、通信、导航等卫星资源的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健全数据共享机制和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技术、产品、设备设施、人才等资源要素军民良性互动。三是优化完善“民参军”制度环境,在2015年发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专业(产品)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许可管理范围。推广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与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联合审查机制,逐步实现“两证”融合。研究军品科研生产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强化责任、质量、安全保密、安全生产和国防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四是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发挥军工优势,设立国家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发展军工高技术产业,推动一批军民融合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


  第四,强化融合法制保障。一是配合相关部门,着重推动《军民融合促进法》出台。二是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动《原子能法》、《航天法》出台,指导和规范行业发展。三是修订《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领域指导目录》和《国防科技工业社会投资核准和备案管理暂行办法》,下放和减少政府对社会投资领域的审核,除战略能力外,鼓励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




(编辑:白逸群 实习编辑:李星仪)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