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修书即修行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7/17 9:58:00

    走入古色古香的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穿过蜿蜒的走廊,来到文献修复室。诺大的房间十分安静,数张宽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各类古籍以及放大镜、毛笔、剪子等工具,十几位古籍修复师正聚精会神地忙着手头的修复工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杜伟生就坐在其中。

 

  今年66岁的杜伟生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的代表性传承人。用他的话说,这样安静的工作状态已持续了40年。修复古籍,最为重要的就是维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坐在桌案前,能迅速进入气定神闲、专注无它的境界。

 

  1974年,退伍的杜伟生被分配到国家图书馆做古籍修复工作。从小便喜欢""图书馆的他对于书籍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是对于古书,更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我在初中就看完了'三言''二拍',平时一有时间便拿出古籍阅读,这已成为我生活消遣的方式。"带着这份感情,杜伟生开始了"修书"生涯,但很快,他发现古籍修复并没那么简单,而是一件"大工程"

 

  "古书最常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虫蛀、二是霉蚀。"杜伟生介绍,古籍修复技艺的第一步,就是要给古籍"建病历档案":确定破损原因、修复方案及制作修复档案等。这之后,还要通过"干揭""湿揭""蒸揭""粘揭"等技术措施,将整册书籍分解成单张书页。这之后,就是古籍修复的最为重要一步--修补。将书页上面虫蛀的破洞、鼠啮的残缺以及霉变的部位,用与书页纸张颜色类似、薄厚相仿的中国传统手工纸当作"补丁",将破损部位补好。这个环节看似简单,但却极为耗费精力,纸张的选择、纸浆的调配、具体补书的技术措施……可谓是环环相扣,需"步步细心"。待修补工作结束后,将书页按照原样装帧好便可。

 

  在延续古籍修复技艺核心技法的同时,杜伟生又不断创新,"纸浆补书机"就是其中一例。"'纸浆补书机'利用的是空气负压的原理,将大孔到小孔依次补齐。"杜伟生说,有的书籍蛀洞多达上千个,若人工修补耗时耗力,而"纸浆补书机"能用几十秒就补好一页书,人工需要10余天补完的一册书,用它只需要一天,因此大大提高了效率。1998年,这台机器通过了文化部科技司组织的专家鉴定会的鉴定,荣获了文化部科技进步奖,成为了古籍修复中的一抹科技亮色。

 

  修复古籍40余载,谈起1992年的"敦煌遗书"讨论会,杜伟生至今记忆犹新。"7位从台湾佛光山来的尼姑一进门就向我合掌行礼,她们说:'您不是修书,而是在做功德,修佛经是最大的功德。'"如果说过去只是认真将工作做好,那么从这一刻开始,杜伟生感受到了这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修书即修行,每一次屏息静气的修补工作不仅是对细心、耐力的考验,也在这一修一补中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典藏一点点还原,将这些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点点传承。杜伟生笑着说道:"纵使耗费心神、殚精竭虑,纵使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我也要将这件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做下去。"

 

  采访感言

 

  仪式感与庄重感,这是古籍修复给人的第一印象,剪、裁、描、补……纸在这里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力。如今,在杜伟生的不懈坚持下,众多学员汇集于此,让这项技艺薪火相传,我们也从中看到了非遗传承的魅力与希望。(徐子航)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