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一纸万象绘沧桑

文章来源: 中国知识产权报/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7/6/16 10:27:00

   初夏午后,天津市河西区佟楼三合里的巷子中,不知名的虫子懒懒地鸣叫。巷子的尽头,坐落着古香古色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73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文达的工作室,就在博物馆内一隅。

 

  纵使下午3点的阳光足够充沛,但王文达还是要认真地调整好台灯的照射角度--在梨木上刻制墨线版的环节容不得一丝马虎。一支刻刀、十来把凿子、一副老花镜,年逾古稀的老人依然保持着每天一坐就好几个小时的工作状态。今天即将完工的作品,是世人熟知的武将门神之一的隋唐名将秦叔宝。这块墨线版,王文达已经刻制了近1个月的时间。

 

  勾、刻、印、绘,实际上,王文达的刻版技艺只是杨柳青年画制作流程中的一环。在负责勾描的画师将图案画好后,王文达要将画师的定稿反粘在刨平的梨木板上,留画稿墨线、剔去空白处、完成墨线版。若是颜色和纹路稍复杂的年画图案,王文达还要根据画师在图案上点出的不同颜色刻制出若干块彩色套印版。这之后,才是年画印制和彩绘的环节。一张绘制新图案的杨柳青年画,常常需要四、五位师傅合力制作,其中仅王文达的刻版这一个环节,就要耗时12个月的时间。

 

  清代鼎盛时期,现今天津西青区杨柳青镇附近的村庄,可谓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但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却遭遇搁置,解放前已濒于艺绝人亡的境地。直至上世纪50年代,在天津市政府和民间力量的推动下,杨柳青年画才得以重见天日。特别是1958年成立的天津杨柳青画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四处寻访收集了6000余块年画古版和明代以后的年画样品1万余张,老艺人们也云集画社,使杨柳青年画的全部制作技艺得到了完整的保留。

 

  1960年时,画社开始招收第一批学徒,时年16岁的王文达凭借孩提时代临摹连环画的基础考进了画社的年画训练班。这一年春节,王文达从河北青县坐火车来到杨柳青,开始师从名师肖福荣、李长江,得到了传统木版水印刻版技术的真传。近50年的沧海桑田,王文达伴随着画社一同成长,既见证了2006年杨柳青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亲眼看着眼前的这座博物馆从无到有拔地而起。而王文达自己,也从青葱岁月到白了头发。

 

  工作室内,在王文达的秦叔宝墨线版旁,一名阳光帅气的徒弟正在一块梨木板上刻制着自己的作品--胖胖的Q版财神赵公明。提起市面上常见的杨柳青年画,人们所熟知的内容主题可能大多是莲年有鱼’‘文武门神’‘麒麟送子等,这类反映老百姓向往国泰民安和祈求风调雨顺的题材,的确已成为最能代表年画的符号之一。王文达说,但实际上,杨柳青年画自明代传承至今,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与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均紧密联系,才是其长久不衰的根源所在,也是传承人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说完这话,王文达推开工作室的房门。走进博物馆的展厅,正如王文达所言,从明清宫廷到民国风尚,从建国大业到时代新语,一折折戏曲桥段、一个个仕女娃娃、一段段世俗生活的场景,仿佛把参观者带入了近400年的历史隧道之中,正真可谓一纸万象绘沧桑。

 

  采访感言:

 

  不同于想象中的严肃和传统,无论是作为非遗传承人的王文达,还是他所在的博物馆的展品,除严谨和细致的特征外,也时常会展露出一些诙谐和俏皮的风格。实际上,无论是传统的秦叔宝,还是Q版的赵公明,杨柳青年画传承人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精湛的手工技艺是始终不变的,正是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的理念相结合,才使得这门古老的非遗项目得以焕发新生。一幅幅年画,既是历史进程中的活化石,也是历史时代风貌的百科全书。 (本报记者 崔静思)

 

 

(编辑:蒋朔)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