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鸡大学”缘何成为“不死鸟”?

文章来源: 中国网
发布时间: 2017/6/14 11:17:00

  教育部曝光381所"野鸡大学" 填报志愿需当心!


  所谓“野鸡大学”,也称“学历工厂”“虚假大学”,通常采用“打擦边球”手法,取个与知名大学院校差不多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欺骗学生,以各种手段钻相关国家法律漏洞、滥发文凭,具有相当的社会危害性。


  在我国,正规大学的学历和文凭,上网可以查得到,用人单位予以认可;而在“野鸡大学”买来的假文凭、假学历形同一张废纸,用人单位和社会均不认可。


  也就是说,学生花了钱,读了书,拿到手的仅是一张废纸,既浪费了钱,又浪费了宝贵的青葱岁月。耽误了美好的光阴,没有学到真本领,还被骗钱,实为“野鸡大学”作的孽。


  今年高考刚刚结束,教育部权威发布了正规高校名单,同时将381所“野鸡大学”也公诸于众,其中北京地区151家,占到了近一半,让人匪夷所思;教育部千叮万嘱考生及家长:“千万别‘被野鸡大学’给骗了!”其用心良苦,让人感动!


  近几年来,“野鸡大学”形同“过街老鼠”,年年都在曝光,年年都在喊打。然而“野鸡大学”数量并没有减少多少,成效并不明显。一批又一批的高中毕业学生上当受骗,叫苦不迭。究其因,笔者以为:


  其一是“野鸡大学”善于“包装”自己,善打“擦边球”,网站做得仿佛如同名校,让社会难以识别“真假美猴王”。


  其次是“野鸡大学”善于隐藏自己,把服务器搬到国外,网站不容易被关停,很容易逃脱国家法律制裁。


  其三是正规大学招生数量有限,那些成绩较差、想圆大学梦的考生较多,家长们“病急乱投医”,让孩子们就读“野鸡大学”,成就了“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尴尬,助长了“野鸡大学”“成活率”。


  其四是信息不对称,哪些是正规大学,哪些是“野鸡大学”,让地处偏远的家长们、考生们难以识别,对“野鸡大学”寄来的通知书,无法辨别真假,容易信以为真并上当受骗。


  其五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可以想象,各地就那么大一块辖区,下面的各企业、各单位在干什么、干了些什么还有不知道的吗?但由于“野鸡大学”能够给当地带来就业和经济收益,当地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知肚明,并不认真追究,给了“野鸡大学”“逆向行驶”的机会。


  其六是打击力度不够,“野鸡大学”涉嫌提供假文凭、买卖文凭、欺骗学生、危害社会,应属于政法部门、教育部门、公安部门、地方政府职能职责范围内、严厉打击范围内的事,且被通报的“野鸡大学”在哪个城市,地址都清清楚楚,然而年年通报、年年喊打,“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神下来”,“野鸡大学不扫,何以扫天下”?期待更大的决心和更强的打击能力。


  美国的“野鸡大学”坑中国学生,我们管不到,但可以大声抗议;我国境内的“野鸡大学”,像一只“不死鸟”,真实存活于各地,不彻底打击实在有损法治国家的声誉,并愧对于人民群众的信任。


  为了孩子们接受正规教育、拿到一张真文凭,笔者以为,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卓有成效地开展“野鸡大学”综合整治工作:一是各地高中学校要给学生印发正规大学、“野鸡大学”目录,让学生和家长们烂熟于心,不再上当受骗;二是教育部门要扩大自考规模,让高考成绩靠后考生们边工作边学习,拿到真文凭,消除学生们急于拿文凭的急迫心理;三是网络管理部门要加大“净网”力度,将“野鸡大学”的网站强制性屏蔽、关闭、删除,配合公安部门走出国门,将其网站捣毁,铲除他们蒙人骗人的“网上根据地”;四是教育部门、公安部门、政法部门、地方政府一道,联合加大打击力度,将381所“野鸡大学”一网打尽,把他们都变成“死野鸡”,把他们的“鸡窝”一并铲除,让“野鸡大学”“死无葬身之地”,不能再“飞出来”害人。(杜才云)

 

(编辑:晏如)

主办单位:中国知识产权报社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103642号-2